揭秘三国中的四位-他们最后结局如何-太傅 (三国里的)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太傅,古代官职,始于西周,最初由周公旦担任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
三国时期有个挺有意思的官职叫太傅,最早在西周就有了,周公旦当过第一任,主要就是辅佐皇帝、管礼法的。后来战国时齐楚也有,秦朝废了,西汉又短暂恢复,东汉就长期设立了,后面朝代基本都有,但很多时候就是个虚名,没实权。
《汉书》里说太傅是古官,地位比三公还高;《后汉书》直接称“上公”。所以三国时,太傅和大将军、大司马并称“上公”,是最顶级的三个官职。能当上太傅的,不光得有大功,还得德高望重、资历够老。当时魏蜀吴三国,总共就四个人被封过太傅。
太傅: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南温县人。208年曹操当丞相后,硬拉他入伙,因为司马懿支持曹操称帝,慢慢得了曹操信任。曹操死后,曹丕继续重用他,成了托孤大臣。曹叡在位时,他升到太尉这种大官。曹芳当皇帝时,曹爽排挤他,把他升成没实权的太傅。对司马懿来说,这太傅就是个荣誉头衔,没权。所以249年他搞了高平陵之变,直接篡了曹魏大权。251年司马懿病死,后来司马昭当晋王时追谥他“宣王”,司马炎称帝又追尊他“宣皇帝”,庙号高祖。
太傅:钟繇
钟繇(151-230),字元常,河南长葛人。汉末到曹魏的书法家兼大臣。东汉末年他就挺聪明,当过尚书郎、黄门侍郎,帮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了东武亭侯。曹操后来重用他,当司隶校尉镇守关中,立了不少功,升到前军师。曹魏建立后,他当过廷尉、太尉,最后升太傅。所以从时间看,钟繇是曹魏第一任太傅。230年他死的时候,曹叡还穿着素服去吊唁,谥号“成”。后来配享曹操庭庙。他儿子钟会倒是挺有名,帮司马昭灭了蜀汉,但后来联合姜维造反,被杀了。

太傅:司马孚
司马孚(180-272),字叔达,河南温县人,司马懿的弟弟。早年间就跟着曹操,是曹魏老臣。虽然他对曹魏挺有感情,但249年高平陵之变时,他还是帮司马懿控制了京师,杀了曹爽。之后又带兵防住吴蜀进攻,为司马氏篡权立了功。255年司马懿死后,他升太傅,也是曹魏最后一位太傅。西晋代魏后,他当太宰,封安平王。司马炎对他挺尊重,但他到死都自称魏臣,挺有意思。

太傅:诸葛恪
诸葛恪(203-253),字元逊,山东沂南人,诸葛亮的侄子,诸葛瑾的儿子。孙权在位时,他辅佐太子孙登,当过丹阳太守平定山越,后来升大将军管荆州事。252年孙权临终前,把他和孙峻一起托孤给孙亮,诸葛恪被封太傅,成了东吴百官之首,掌握大权。但253年就被孙亮和孙峻联手害了,51岁。孙休上台后才给他平反。
对了,蜀汉其实也有个类似太傅的官,叫汉中王傅,就是许靖。许靖(?-222),字文休,河南平舆人,汉末名士。218年刘备当汉中王时,任命他当汉中王傅。不过这官基本没实权,许靖对蜀汉建立也没啥实质作用,就因为他在汉末三国有点名气,刘备才笼络他。221年刘备称帝,他升司徒,222年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