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魏和东吴都出现夺嫡-蜀汉为什么没有人跟刘禅抢位置 (三国时期曹魏的都城在哪里)
你真的了解三国夺嫡战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夺嫡之争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比如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就被后人津津乐道,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
说到三国时期的夺嫡之争,大家脑子里是不是先蹦出曹魏的曹丕曹植兄弟俩,或者东吴的孙和孙霸二宫之争?但奇怪的是,翻遍蜀汉的史书,好像没见刘禅跟哪个兄弟抢过皇位?这是为啥呢?蜀汉就没上演过夺嫡大戏?
先从儿子数量说起吧。刘备的儿子真不算多,亲生的就刘禅、刘永、刘理仨,加上养子刘封,满打满算就四个。反观孙权,一口气生了七个;曹操更狠,二十五位皇子排队等着。儿子多了,眼红的人自然多,康熙当年九子夺嫡闹得那么凶,不就是因为儿子太多嘛。要是刘备也像他们那样,估计蜀汉后宫也得天天鸡飞狗跳。

再说说刘备对刘禅的态度。其实刘禅刚出生,刘备就把他当接班人培养了。建安十三年长坂坡,曹操大军杀来,刘备自己都跑丢了鞋子,赵云却抱着襁褓里的刘禅杀出重围——这要是普通孩子,刘备估计早就扔了。后来孙夫人想把刘禅带回东吴,又是张飞、赵云半路截下,相当于“皇后”级别的养母想带走太子,能不拼命拦着吗?等到219年刘备称汉中王,立马立刘禅为王太子,第二年称帝又直接封皇太子,这速度,一点不拖泥带水。
还有个关键人物,养子刘封。这人比刘禅大,还勇猛,跟着刘备打过不少仗。但问题来了,万一刘备突然没了,刘禅镇得住这个“大哥”吗?后来刘封跟孟达闹翻,关羽败了也没去救,刘备就生气了。诸葛亮趁机劝刘备除掉他——说白了,就是怕刘封以后威胁刘禅的位子。刘备听了,真让刘封自尽了。刘封死的时候还后悔没听孟度的话,刘备自己倒哭了一场,但该做的还是做了。

反观曹操和孙权,就没这么干脆了。曹操这边,曹昂(长子)、曹冲(神童)一死,就在曹丕和曹植之间摇摆,两边还拉帮结派:贾诩、司马懿站曹丕,杨修、丁仪帮曹植,闹得不可开交。孙权更绝,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一块儿宠,不分高低,直接让孙霸起了夺嫡的心,最后二宫之争把东吴搞得乌烟瘴气。刘备这边呢,早早定了刘禅,又除了刘封这个隐患,其他儿子刘永、刘理当时还小,自然没得争。

这么一想,蜀汉没发生夺嫡之争,还真得感谢刘备的果断和儿子少。不然以蜀汉那点国力,再内耗一下,估计早就被曹魏或东吴吞了。不过话说回来,刘禅当皇帝后,好像也没啥亮眼表现,这跟没经历过夺嫡之争,性格是不是也有关系?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