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九次御驾亲征-这些才是文武双全的君主 (三国时期九次大战时间)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备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御驾亲征就是天子亲自率军出征,其出发点主要有三个,一是鼓舞士气,二是宣扬武力,三是局势异常危急,不过御驾亲征是把双刃剑...
三国时期御驾亲征的皇帝不少,但真打赢的没几个,今天就聊聊这九次亲征,至少败了六次,唯一一次大胜还是被逼的——你说气不气人?
御驾亲征嘛,无外乎三个目的:给士兵打鸡血、秀一把肌肉,或者局势实在撑不住了。但这事儿跟走钢丝似的,赢了士气能爆表,输了直接崩盘,蜀汉、曹魏、东吴都有踩坑的。
刘备这波操作,大家都知道。221年,关羽丢了,荆州没了,憋了一年多,直接御驾亲征伐吴。前期确实挺猛,结果到了夷陵,被陆逊一把火烧光,兵将死伤无数,蜀汉的顶梁柱差点团灭。
这一败直接把蜀汉打残了,刘备为了守东线,再也没回成都,最后白帝城嗝儿屁。说真的,刘备伐吴,三国里最惨的亲征没跑了。
曹丕在位那几年,对蜀汉基本佛系,对东吴却跟磕了药似的,222到223年、224年、225年,三次御驾亲征。第一次到宛城,后两次直接奔广陵去了。
第一次三路伐吴,场面是挺大,但孙权拆招也挺溜,朱然、朱桓、全琮几个人扛住了。尤其是朱然,一个人守江陵守了半年,硬是挡住了曹真、张郃、徐晃、夏侯尚这帮名将的猛攻。曹丕一看,雨季快来了,再不走得泡汤,只能撤了。
第二次更逗,被徐盛的疑兵计吓得掉头就跑。第三次自己都觉得打不赢,主动溜了。所以曹丕这三次亲征,妥妥的全败。
合肥对东吴来说,就跟命根子似的,守江必守淮嘛。所以孙权好几次亲自打合肥,第一次栽在蒋济手里,第二次被张辽、乐进、李典揍得鼻青脸肿,差点让人给活捉了。
说真的,孙权打仗是真不行。229年称帝后,233年、234年又打了两次合肥,结果还是被满宠按在地上摩擦(之前的两次就不算了,太丢人)。
曹叡在位十四年,也亲征过两次。一次是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陇右三郡(南安、天水、安定)全投降了,曹魏上下慌得一批。曹叡赶紧派曹真、张郃去关中,自己还跑到长安督战。结果诸葛亮丢了街亭,退回汉中,这仗其实是不胜不败,谁也没捞着好处。
第二次是234年孙权打合肥,满宠在前线顶着,曹叡带水师亲征。结果他还没到呢,孙权就撤了,这仗等于白跑一趟,算不上赢。
249年司马懿搞了高平陵之变,把曹魏大权攥手里了,地方上那些手握兵权的肯定不乐意,尤其是淮南,从251年开始,连续三次反司马,这就是“淮南三叛”。
257年,诸葛诞在淮南反了司马昭。司马昭怕自己在外头打仗,皇帝在洛阳出幺蛾子,就硬拉着曹髦和皇太后一起亲征。结果叛乱很快平了,这算是三国里唯一一次亲征大胜。但你说讽刺不讽刺?皇帝是被权臣逼着去的,压根没得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