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空缺征东将军-三国时期蜀汉诞饿四征将军分别是哪些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大致为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就是咱们常说的蜀汉。汉末三国那会儿,武将的官职排得挺有讲究,大概是这样: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说白了,大将军(大司马)就是武将里的顶配了,偏将军算是入门级。当然,中间这串官职,隔得还挺多的。
比如“四征将军”,就是征东、征西、征北、征南这四个。按《宋书·百官志上》的说法,这四个官职是魏武帝曹操设的,待遇二千石,后来地位还提到了三公前面。汉末那会儿,四征将军已经算挺高阶的武将职位了。那问题就来了:蜀汉的“四征将军”,为啥偏偏少了征东将军?
蜀汉的“四征将军”里,征西、征北、征南都有人当过。魏延、宗预、张翼这些人当过征西将军;219年,曹魏上庸太守申耽带着全郡投降,把老婆孩子宗族都迁到成都当人质,刘备就封他当征北将军;建兴元年(223年),刘备在永安宫没了,刘禅继位,赵云从中护军、征南将军,升成了镇东将军,还封了永昌亭侯,也就是说赵云当过征南将军。
可奇怪的是,蜀汉历史上压根儿没人当过征东将军,甚至可能就没设过这官职。这就奇了怪了:征西、征北、征南都有,为啥偏偏空着征东?我觉得吧,这事儿肯定跟东吴脱不了干系。征东将军,顾名思义,就是往东边打,可蜀汉东边,不就是东吴嘛!
三国时候,刘备虽然打了夷陵之战,跟东吴掰了,但打完之后蜀汉元气大伤,东吴又被曹魏揍。诸葛亮赶紧派人去东吴,把联盟又给续上了。要是这时候设个征东将军,东吴那边得多想啊,万一误会了,还怎么一起对付曹魏?
而且,蜀汉221年刚建立那会儿,关羽已经没了,马超是骠骑将军,张飞是车骑将军,黄忠也去世了,赵云还反对打东吴。所以跟东吴掰的时候,压根儿没人能当征东将军。等夷陵打完,联盟又恢复了,这征东将军就一直没设。不过呢,虽然没征东将军,镇东将军倒是没空着。
建兴元年(223年),刘备在永安宫没了,刘禅继位,赵云从中护军、征南将军,升成了镇东将军,还封了永昌亭侯。也就是说,233年赵云就是蜀汉的镇东将军了。当然,征东将军是进攻,镇东将军主要是防守,就是守住东边。蜀汉虽然不打东吴,但防还是得防。所以除了镇东将军,他们还设了永安都督。
222年,刘备伐吴被陆逊打爆,退到永安,情况还挺悬。刘备赶紧修了永安宫,一直待到去世。李严和诸葛亮受托孤,看永安太重要了,就设了永安都督,李严是第一个。蜀汉四大都督里,永安都督最直面东吴,守着东大门。李严之后,陈到、宗预、阎宇、罗宪都守过永安。
再说说东吴,他们设四征将军也挺小心的。蜀汉的征东将军是打东吴,东吴的征西将军就是打西边的蜀汉。三国时候,马茂本来是曹魏的,后来投奔东吴,被封了征西将军,还兼九江太守、外部督,封了侯,但手下就一千多人。这哪是打蜀汉的架势啊?
赤乌八年(245年),马茂和朱贞、虞钦他们密谋,想趁孙权射猎的时候动手,结果被孙权杀了。马茂之后,东吴一直到264年,也就是蜀汉没了之后,才有人当征西将军。所以说啊,汉末三国那会儿,武将官职的设立门道可多了。蜀汉和东吴恢复了联盟之后,设官职肯定得考虑对方感受。你们觉得呢?评论区聊聊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