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将到神祇的历史地位攀升-关羽关二爷 (从武将到神祇的小说)
在历史的长河中,关羽,这位东汉末年的名将,凭借其忠勇仁义的形象,逐渐从一名普通的武将上升为万众敬仰的神祇,一、初露锋芒,武将生涯的辉煌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
关羽这人,东汉末年的名将,后来怎么就成了人人敬拜的神呢?说白了,就靠他那股子忠勇仁义。
关羽字云长,山西解县人,早年就跟刘备混,打了不少硬仗。最出名的是白马之战,他直接冲进万军里砍了颜良,这一下“威震华夏”,名声彻底打响了,成了刘备手下的顶梁柱。
不光刘备信他,老百姓也特买账。他死后,民间开始叫他“关公”,给他修庙烧香。他那套忠义的故事越传越广,慢慢就成了大家心里的英雄榜样。
不光老百姓捧他,官方也跟着捧。北宋时,他进了武成王配祀名单;到了宋徽宗那儿,封号一个接一个,“忠惠公”“崇宁真君”“武安王”,直接封王了。南宋也没闲着,又加了“壮缪义勇”,封号越堆越长。
这时候宗教也来凑热闹了。佛教把他当护法伽蓝尊者,道教封他“崇宁真君”,还把他塑造成守护神。这么一来,关羽的神格越来越重,形象也越来越神圣。
到了明清,关羽的地位简直到了顶峰。明朝让他当武庙主神,跟文庙的孔子平起平坐。清朝更夸张,雍正封他“武圣”,直接和孔子并列;乾隆直接封到“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这封号比皇帝还长,地位早就超了凡人。
现在啊,关羽还是那个大家熟悉的形象。庙宇全国都是,香火不断。他那套忠义精神,也一直被人记着,成了咱们传统文化里响当当的一块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