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也最悲惨-寇白门-秦淮八艳中最有特色的以为 (结局也最悲惨是什么歌)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寇白门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寇白门,侠骨葬空山,鹃花泪点斑作为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这寇白门可能是最没名气的,同那陈圆圆、李香君几位比起来,那相差得可谓十...
说起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寇白门大概是最没存在感的一个了。同那陈圆圆、李香君几位比起来,那真是小透明中的小透明。可奇怪的是,她偏偏是八艳里传奇色彩最浓的,名声不响,故事倒是一箩筐,想想就让人觉得挺有意思。
光看名字就有点反差萌——寇白门,听着不像个风月场里的美人,倒像个江湖侠客。其实白门只是她的字,本名叫寇湄,多秀气的名字啊。可大家偏叫她白门,可能是因为她骨子里真有那股子侠气,叫这个名字才够味儿。余怀在《板桥杂记》里写她:“娼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意思就是这姑娘长得美,又会唱曲画画,还懂吟诗,但性格有点跳脱,不太安分。加上野史说她“善驰骋,英人侠骨”,在八艳里算是独一份的。可这么个有故事的人,最后结局却是最惨的,想想就唏嘘。

寇白门的出身跟其他八艳还不一样。好多人说她生在娼家,身世凄惨,其实不对。她既不是家道中落为生计发愁,也不是从小被卖进欢场,人家是正经金陵钞库街的名门之后,家里做青楼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金陵也算小有名气。
青楼这行当吧,虽然被人看不起,但当时官府是认的,金陵作为六朝古都,这生意自然红火。寇家靠这个吃饭,别人也说不出啥。但我琢磨着,就像贩毒的不吸毒(当然也有又贩又毒的小混混,但毕竟上不了台面),寇家干嘛非得让自家姑娘也掺和进来?这个我真有点想不明白。作为祖传生意,不知道寇白门喜不喜欢这行,是自愿还是被迫,谁也说不清。但她这人挺倔,立下规矩卖艺不卖身,用“出污泥而不染”来形容她,倒是一点不为过。
她十七岁入行,没多久就被国公爷朱国弼看上了。这朱国弼娶她那排场,叫一个奢华——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五千士兵每人举着一盏“双喜”大红纱灯,唢呐震天响,礼炮“砰砰”放,寇白门坐着八抬大轿,高调进了保国公府,那架势,比皇家婚礼还排场。
可惜好景不长。清兵南下,南明那帮重臣,比如钱谦益,直接开门投降,朱国弼也跟着降了。清人怕他反水,让他全家去北京,结果这国公爷没混上个一官半职,形同软禁,家里老婆孩子一大堆,坐吃山空,没多久就撑不住了。一琢磨,把小妾们卖了换银子打点,说不定还能捞个官当当。

这朱国弼啊,就跟收藏家似的,寇白门就是他一件心爱的藏品,可真到缺钱的时候,说卖就卖,一点不含糊。
寇白门听说这事儿,倒挺镇定,跟朱国弼说:“你要是把我卖了,也值不了多少钱;你要是放我回金陵,一个月之内,我能给你弄来一万两银子报答你。”朱国弼琢磨半天,答应了。寇白门立马带着个丫鬟,匹马短衣就往南赶。神奇的是,她真就弄来了两万两银子,托人送给了朱国弼。这臭男人居然还想跟她重修旧好,被她一口回绝了。后人写诗夸她:“短衣风雪返金陵,红豆飘零弱不胜。尝得聘钱过十万,哪堪重论绛纱灯!”
回到秦淮河畔的寇白门,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怀揣梦想的少女了。她开始恣意妄为,盖园子、交朋友,喝醉了不是唱歌就是哭,叹美人迟暮,嗟红豆飘零。从娟娟静美的淑女,变成了豪放不羁的女侠。
她也想找个人好好过日子,后来嫁了个扬州的孝廉,俩人处了一阵子,可终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没多久就散了。这次婚姻没改变她的想法,最后还是带着一身伤,回到了秦淮。

虽然还是过着那种生活,但她心里还是盼着爱情。这时候来了个姓韩的书生,用现在话说就是小鲜肉。这时候的寇白门早就人老珠黄了,可心里还存着念想,不嫌他穷,把他养在身边,盼着能从这儿得到点真情。可能她太渴望爱情了,被那小子的甜言蜜语哄得五迷三道,大把大把地给他花钱。
可惜她又看走眼了。这韩小白脸跟李甲一样,忘恩负义。寇白门病重,需要人照顾,他倒好,一口拒绝,跑去找别的小姐打情骂俏,还调戏她的婢女。寇白门气得不行,痛打了婢女,病情也跟着加重了,没多久,一代女侠就这么香消玉殒在秦淮河畔。
按说故事到这儿就完了,可后人还给她脑补了更传奇的结局。有人说啊,寇白门这“侠女”的名号,其实是她在抗清斗争里出了力。这在我看来,有点扯远了。
现在知道寇白门的人不多,可她死后,挺多文人墨客都写诗纪念她,像吴梅村、钱谦益这些人。从他们的文字里,后人就推断出,寇白门可能跟西施似的,是个间谍;或者像柳如是那样,一直抗清。吴梅村有诗“一舸西施计自深”,把她比作西施;闵华更直接:“百年侠骨葬空山,谁洒鹃花泪点斑?合把芳名齐葛嫩,一为生节一为生。”

“鹃花泪点”说的是蜀王杜宇亡国的事儿。诗里那“合把芳名齐葛嫩,一为生节一为生”最打眼——葛嫩娘是跟寇白门同时期的秦淮名妓,嫁给了抗清的飞将军孙临,最后为抗清死了。闵华把她俩并列,就是说寇白门也跟葛嫩娘似的,为抗清大业出过力。
这些说法吧,我没证据不敢乱认。毕竟时间隔得太久,既没铁证,又找不到档案,总觉得有点玄乎。不过我还是愿意相信,寇白门就是个普普通通的绝色歌伎,没必要把她想得那么深那么伟大。毕竟啥资料都证明不了她为抗清干过啥。至于为啥叫她女侠,可能不是因为她那虚无缥缈的抗清,而是当年她单枪匹马南下自救那股子飒爽劲儿吧。
十里秦淮,金粉楼台。秦淮风月里藏着多少人的心事,她们想改变命运,可命运总爱捉弄人。寇白门从世袭的娼门嫁到世袭的爵门,十七岁那年大概以为自己能扬眉吐气,脱离苦海。哪知道风光大嫁的背后,是无尽的冷眼和嫌弃。
她被称为“侠女”,不是因为她武功高强、仗剑走天涯,就像现在说的女强人,不是她真的强,而是她身后没个能撑她的男人。她的胆识、她的气魄、她的赎身、她的挽回,最后都竹篮打水一场空。她是个最悲情的女人,跟时代有关,跟婚姻有关。青楼女子,一池潋滟,一世哀愁,命中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