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歌妓这个职业会在明朝年间迅速兴起呢 (歌妓与妓女的区别)
明朝年间,人民生活水平虽然说不上富庶,但也是衣食无忧,更高层次的艺术享受开始在民间盛行,歌妓这一特殊职业就是在这时候兴起的,古典名著,金瓶梅,就是诞生于明朝万历年间,其中记载着在明朝时期,歌妓似乎无处...
明朝那会儿,老百姓日子不算大富大贵,但吃饱穿暖没问题,慢慢的,大家开始追求点精神享受,歌妓这行就这么兴起来了。
像《金瓶梅》里写的,万历年间那会儿,歌妓好像哪儿都有。朋友聚会、谈事吃饭,边上总少不了她们的身影。有时候甚至直接请到家里热闹,男主的夫人还坐在旁边看着,看得出来当时民风挺开放的,不像后来那么拘谨。
更绝的是,那时候还有现在“香港小姐”那种选美大会,一堆名花参加,下面坐满有钱有势的男的,抢着定头花。不过那时候不叫第一名、第二名,叫女状元、榜眼、探花,听着就文绉绉的。
而且那时候的歌妓,好多都挺有文化的。就说《金瓶梅》里的西门庆吧,他大老婆出身世家,一个字不识;二夫人是歌妓出身,能弹曲唱词,还会赏诗做对,反倒比大老婆更讨官人喜欢。这说明男的出去寻乐子,不全是发泄欲望,更多是想接触有内涵的女人,毕竟这些歌妓会各种讨人喜欢的方法。

说实话,明朝的歌妓可比现在的“娼妓”高级多了。那时候她们又漂亮又有才华,现在好多呢,就剩个空壳子,美貌都可能是假的,根本没法比。从明朝到民国,歌妓一直都挺受欢迎,民国时期还有营业执照,算是合法纳税人了。
不过后来听说,国民政府退到台湾后,歌妓行业就垮了,差点被取缔。想想也挺唏嘘的,这些从业者当初可是流血游行才争来合法权,谁能想到,最后打败她们的不是政令,是市场啊。
其实说白了,就是后来的从业者忘了本。她们把能歌善舞、琴棋书画都扔了,只剩下了低俗的“性”,把原本高端的行业硬生生拉低了档次,朝着最不值钱的路走,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歌妓行业这么兴衰,也照出现在人的心态——太浮躁了,没了古时候那种优雅。大家更多盯着眼前利益,真正有精神价值的东西反而不在乎了。这大概就是《金瓶梅》想告诉我们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