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颜柳-与柳公权并称为-颜真卿-唐诗代表人物生平简介 (与柳公权并称为颜柳的书法家是谁)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

admin

说起颜真卿,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书法家,毕竟“楷书四大家”里有他,还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但其实人家不仅是书法大佬,唐朝的硬骨头名臣。颜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祖籍山东临沂,出生在陕西西安,算是根正苗红的世家子弟——五世祖是那个写了《颜氏家训》的颜之推,从兄是安史之乱里死守常山的颜杲卿,家学深厚,骨头也硬。

他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中了进士,还是甲科,起点不低。当过御史,后来因为杨国忠不喜欢,被贬到平原当太守,这下“颜平原”的外号叫开了。安禄山叛乱时,他二话不说起兵抵抗,拉了十七郡响应,当了盟主,合兵二十万,硬是让安禄山不敢急着打潼关。可惜后来德宗时,李希烈叛乱,奸相卢杞借刀杀人,派他去劝降,结果被李希烈缢死了。消息传回,三军将士都哭了,半年后李希烈被手下干掉,他的灵柩才送回京城,德宗还废朝八天悼念,说他“才优匡国,忠至灭身”,这评价够分量吧?

他当官不光硬骨头,还真心为老百姓办事。唐代宗大历年间在抚州当刺史时,抚河老淹农田,他就带着大家在小岛南边建了条石坝,解决了水患,百姓管这坝叫“千金陂”,还给他建祠堂。还有个事,有个叫杨志坚的穷书生,老婆嫌穷要离婚,颜真卿看了杨志坚写的《送妻诗》,不但没骂他,还赏了粮食布匹,把杨志坚留在署里当差,还写了篇判词批评那嫌贫爱富的妻子。这事传开,当地风气都变了不少,读书人都说“跟着颜太守走,没错”。

颜柳-与柳公权并称为-颜真卿-唐诗代表人物生平简介 (与柳公权并称为颜柳的书法家是谁)(图1)

说到书法,他小时候可苦了,家里穷得买不起纸笔,就拿笔蘸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后来拜张旭为师,刚开始以为能学到什么绝招,结果张旭就让他临帖,带他爬山看戏,就是不提秘诀。颜真着急了,直接问老师有没有“行笔落墨的绝技”。张旭告诉他,哪有什么秘诀?就是勤学苦练,从自然里找灵感——看公主和担夫争路能悟笔法,看公孙大娘舞剑能得落笔神韵。颜真卿这才明白,从此苦练,才成了大家。

他的字叫“颜体”,正楷端庄雄伟,像他的人一样刚正;行书遒劲郁勃,透着大唐的繁盛劲儿。有人说他笔法太“肥”,像“墨猪”,飞白书也不显,但我觉得这种粗壮狂野的风格,反而有股子男儿的刚劲。欧阳修夸他“像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刚开始看着怕,时间长了越看越喜欢”;朱长文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苏轼更直接:“诗到杜甫,文到韩愈,画到吴道子,书到颜鲁公,天下本事就齐活了。”后来那么多书法家都从他这儿找灵感,不是没道理的。

他晚年的字更绝,《颜氏家庙碑》浑厚大气,一看就是练了几十年的功夫;《争座位帖》《祭侄文稿》更是行书里的神品,《祭侄文稿》还是“天下第二行书”呢。《颜勤礼碑》也挺有名,就是笔画细了点,和其他碑刻不太一样,反而显得更秀气些。

颜柳-与柳公权并称为-颜真卿-唐诗代表人物生平简介 (与柳公权并称为颜柳的书法家是谁)(图1)

说到底,颜真这人,字如其人,人如其字。当官是忠臣,写字是大家,骨头硬,心肠热,放在今天,也是个让人佩服的老实人。你看他的字,好像能看见他提笔时的样子——横平竖直,不拐弯抹角,就像他这辈子,走得直,站得正。


上一篇: 明朝锦衣卫陆炳权势滔天-死后为何能保全家族 (明朝锦衣卫陆炳儿子) 下一篇:柳公权用笔谏帝-隋唐两朝志传-第一二一回 (柳公权笔谏内容是)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