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过土木堡之变和曹吉祥之乱的幸存者-明朝驸马石璟 (亲历过土木堡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明朝驸马石璟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今日之中国,受各种传统和现代小说的渲染,皇帝的女婿被称为驸马,基本已经是尽人皆知的知识...
今天聊聊明朝驸马石璟,这人的人生挺魔幻的,从寒门驸马到两场大乱的幸存者,最后成了皇家专职祭祀大使。
驸马这词儿,最早其实是个官名。汉武帝那会儿设了“驸马都尉”,管的就是皇帝副车的马——“驸”就是副的意思。秦汉时候皇帝出门爱坐车,为了不让别人认出来,常准备好几辆副车。当年张良刺杀秦始皇,据说就是扑了副车,白忙活一场。
到了三国魏国,何晏(就是被十常侍干掉的大将军何进的孙子)娶了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被授了驸马都尉。打这儿起,皇帝的女婿基本都挂这个衔。后来皇帝不坐车了,这官就成了虚的,纯粹是皇帝女婿的代名词。
明朝开国那会儿,朱元璋喜欢选功臣的儿子当驸马,比如韩国公李善长的儿子李祺、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梅殷之类的。成祖朱棣靖难成功后,也接着这政策。但从仁宗开始,驸马的家境就往下掉,甚至成了朝里的吉祥物。不过到了英宗和代宗兄弟俩轮流坐龙椅那会儿,内忧外患不断,驸马们倒是露脸不少。今天要说的石璟,更牛,是唯一亲历过土木堡之变和曹吉祥之乱这两场大乱的幸存者。
石璟是直隶昌黎县人(现在河北秦皇岛)。他爷爷石名跟着燕王朱棣“靖难”有功,封了德州卫副千户;他爹石林,永乐年间改任府军前卫千户,一家人就住北京了。正统二年(1437年),19岁的石璟被英宗挑中,成了顺德长公主的驸马。
宣宗还有个女儿常德公主,驸马是阳武侯薛禄的儿子薛桓。薛禄当年在真定抓过太祖的女婿李坚,估计没想到多年后自己儿子也当上了驸马。
可能有人问,为啥同是宣宗女儿,常德公主驸马是勋贵之后,顺德公主驸马只是个千户之子?简单,常德公主的妈是皇太后孙氏,顺德公主的妈是被宣宗废了的胡皇后。这么一说,两家差距就大了。
估计石璟家里武官出身,书念得不多,正统二年八月,以“婚期还早”为由,被打发去国子监学礼仪。九月,英宗让人修了东安门外的一处官房,给顺德公主当府邸。年底,学了三个多月书的石璟,总算把皇家礼仪整明白了,公主正式下嫁。可惜俩人缘分太短,正统八年(1443年)正月,顺德公主去世,才24岁。对石璟来说,人生才刚开始,后面还有46年呢。
英宗当皇帝那会儿,石璟的表现真不咋地。正统五年,他府里的家奴告状,说有卫军借了驸马的钱不还,想让官府催讨。石璟家是中下级武官出身,跟军官军士混得熟,借钱倒可信,但利息估计不低。新鲜!英宗让户部查,结果从朱元璋开始就严禁四品以上官员放债。石驸马不仅私自放债,还想让朝廷帮着追债,太不像话了。英宗估计也觉得丢脸,借着这事敲打了在京高官,石璟没被追究。
正统九年,石璟惹上了王振——他怀疑府里守门的吕宝偷东西,骂了几句。具体骂啥不知道,反正让王振不爽了,直接关锦衣卫大牢两天。后来正统十年,他又“擅造违规的船”,还收留无籍流民当家人,被六科十三道一起弹劾。英宗就轻飘飘一句“先记着,再犯不饶”,看来在皇帝心里,只有王振不能惹,其他事儿都好说。
时间转眼到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英宗和王振觉得瓦剌太嚣张,决定御驾亲征。七月十五,英宗留弟弟郕王朱祁钰守北京,自己带着王振、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野一堆高官,浩浩荡荡去大同了。根据《明实录》记载,石璟也在扈从名单里。连他都随驾出征,明军的结局估计不妙——之前正统十年,他就被朱勇弹劾“偷懒不练骑射”。但神奇的是,这么个废柴,居然从土木堡活着回来了!当时扈从的高官几乎全军覆没,没死的也就蒙古人蒋信(忠勇伯)和逃跑专家镇远侯顾兴祖。石驸马怎么逃的?真是个谜。这段不太光彩,他死后的墓志铭没提,《明史》顺德公主传也没写,但《明英宗实录》里清清楚楚有他的名字。
瓦剌打过来,郕王朱祁钰赶紧继位,几位驸马都尉被派上用场:庆都公主驸马焦敬管神机营兼巡视皇城四门,常德公主驸马薛桓管右军都督府。而千辛万苦逃过一劫的石璟呢?这位爷居然被派去泗州祭祖陵,中都祭皇陵,从京城溜了!这操作,真让人目瞪口呆。
景泰年间,石璟还是老样子,没啥亮点。太上皇朱祁镇从瓦剌回来,他和宁阳侯陈懋、安远侯柳溥一起祭告天地宗庙社稷,说明他在宗室勋戚里算老资格。但景泰三年,他居然因为贩卖私盐、强夺民田被免官为民。好不容易官复原职,又惦记战死在土木堡的驸马井源府里的人,被兵科给事中谷茂骂“一点不忠厚,就知道贪”,真是丢人。景泰八年正月,英宗复辟,对石璟的态度来看,土木堡他应该没犯大错,皇帝还信任他。
夺门之变后,石亨、曹吉祥掌权,害死了于谦。后来石亨倒了,曹吉祥觉得末日快到了。他侄子曹钦因为家人曹福被言官弹劾,英宗又故技重施先降敕,曹钦慌了,打算造反。本来想等第二天皇帝视朝时动手,结果泄密,只好连夜攻东安门——正好,顺德公主府就在东安门外!曹钦不分青红皂白乱杀大臣,连锦衣卫逯杲、都御史寇深、恭顺侯吴瑾都死了。石璟这次硬气了,带着家人军士拼命,还抓了曹钦的部将脱脱。叛乱被平定后,石璟奉旨掌宗人府,还得了曹吉祥在涿州的几十顷庄地。
天顺六年(1462年)孙太后去世,一年后英宗恢复了废后胡氏的皇后身份。闰七月十七,石璟作为特使去胡氏陵园上册宝。半年后英宗驾崩,宪宗继位,石璟的主要工作就成了祭祀——长陵、献陵、景陵、裕陵,每年的清明、中元、冬至、万寿节,加上仁宗、宣宗、英宗帝后的忌辰,几乎都有他的份。说实话,英宗忌辰派他去,挺缺德的,因为顺德公主忌辰也是同一天。这样的日子持续到成化十四年(1478年),宝庆公主的驸马赵辉去世,赵辉生前管南京明孝陵祭祀,这活儿就交给了石璟。他还得和隆平侯张祐一起管南京左军都督府事。一年后,成化十五年九月,石璟身体不行了,朝廷赶紧调魏国公徐俌去南京祭祀孝陵。十月三日,石璟去世,享年61岁。
石璟死后,留下两个儿子、一个孙子、一个孙女。长子石宽是锦衣卫正千户,次子石宏恩按例冠带,孙女嫁给了修武伯沈煜的儿子。他墓志铭里说他“谦卑谨密”,人人夸,但跟实录里写的差不少。可能因为他喜欢“和儒生聊古今,喝酒吟诗”,才落得好名声?不过文士们真能看得上他千户出身的背景?笔者表示怀疑。墓志铭是南京兵部尚书薛远写的,跟他认识二十多年。石璟和顺德公主合葬在宛平县玉河乡琅山之原,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景山区琅山村出土了这方墓志铭。石璟在正统、景泰、天顺那几十年乱局里,居然躲过了土木堡和曹吉祥之乱,真是命大。他后代在史书里再没记载,估计也泯然众人了。对公主后代来说,这大概也是常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