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个朝代的国祚都不超过三百年-从秦朝到清朝 (为什么每个朝代都超不过300年)
说到国祚,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1.君主本身为什么说从秦朝到清朝,每个朝代不会超过300年呢?这就需要看一些数据,秦朝不必多说,二世而亡,没统一多久,就各地揭...
说到国祚,大家脑子里冒出啥词儿?
1.君主本身
为啥总说从秦到清,王朝撑不过三百年?得看点数据说话。
秦朝嘛,不用多说了,二世而亡,刚统一没几年,各地就揭竿而起,意义是真不小,就是太短命了。
咱们挑几个活得久的说说。西汉210年,东汉快200年,北魏148年,唐朝289年,北宋167年,明朝276年,清朝跟明朝差不多长,要是算上后金的二十年,那清朝算是最久的了……

封建王朝的特色是啥?当然是皇帝说一不二,权力都捏在皇帝手里,中央集权嘛。其实古代中国周边也有帝制国家,比如朝鲜李氏王朝,五百多年,还有东瀛啥的。他们为啥能活得那么久?
就拿日本的天皇来说,大家都知道,在他们那儿,天皇基本就是个虚名,没啥实权,责任也小,对真正掌权的人没啥威胁,所以不管谁上台,都不难为这个有名没实的天皇。
放咱们古代就不一样了,权力全在皇帝手里,荣耀最高,权力最大,当然,也得扛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2.君王与权臣,门阀之间的制衡
要是坐这个位置的人能力一般,甚至又菜又爱玩,那整个王朝和国家都得跟着遭殃。有时候朝臣和机构能跟皇权拉扯制衡,甚至压过皇权。
但这种情况很容易搞成“你死我活”的戏码。权臣或者地方王一旦有权了,皇帝就把他当眼中钉,要么皇帝先下手为强,收拾权臣、地方王或者门阀大家;要么他们先动手,找个由头把皇帝踹下去,自己上位,或者扶个软柿子当君主。
皇帝被架空了,离改朝换代就不远了。总不能指望每一代君主都是文武双全的英主吧?这就是这体制的毛病,也是中央跟地方、皇帝跟权臣、跟门阀贵族、跟地方王这些势力之间制衡的难处。
3.军权制衡之难
再说说军权。从古至今,军权都是皇帝的心头大患,谁拿到这玩意儿,就能另立门户,皇帝肯定想死死攥手里。
但国家哪能只有内忧?外患也少不了啊。要对付外患,就得让会打仗的人上,把军权交给他们,让他们带兵打仗,沙场厮杀。
有时候就会出现“功高盖主”的情况,手上的权力比皇帝还大,比如韩信、霍光、安禄山这些人。有的被皇帝用计策收拾了,有的牢牢把着朝政,有的直接造反,自己当皇帝。
毕竟不是谁都有李世民那样的军事才能,能自己领兵上阵打仗。
军权不能随便放,那就只能死死抓自己手里呗。削弱手下军权,让他们没机会反,削弱地方和手下军权的例子,还得看北宋。吸取前人教训,开始收兵权,重文轻武,甚至让文臣当军队一把手,武将当副的。

这么一来,皇帝的权力是稳了,没人敢也没能力跟他作对,内忧是没了,但外患呢?这么管着的军队,士兵和统领有时候都不认识谁,打起仗来,那场面简直窒息,太弱了。
所以说在兵权上制衡,也是个难题。
4.土地人口之难
再就是土地和人口之间的难题。每个王朝刚开始那会儿,君主们都会搞点民生,恢复生产,重视农业,轻徭薄赋什么的。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这么一搞,人口就起来了,然后人太多,地不够种,产量跟不上,富的越富,穷的越穷,末代君主要么没本事,要么昏庸,眼瞅着矛盾越来越尖锐,天下大乱,不太平了。每个改朝换代都这么循环往复,这点实在难制衡。
这些乱七八糟的矛盾堆在一起,王朝想长久都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