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和明教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明朝的国号-明 (和明教到底有多少徒弟)

如果你是金庸迷,那你一定看过,倚天屠龙记,,里面的明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教派,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明教的教徒,那么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这个国号与明教有没有关系呢?明教又称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是中...

admin

如果你是金庸迷,那你一定看过《倚天屠龙记》里的明教,那个历史悠久、教众遍布的教派。书里朱元璋还是明教教主张无忌的手下呢,后来他耍了手段逼走张无忌,还淹死了韩林儿,自己坐上了龙椅。那问题来了,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这个“明”字,到底和明教有没有关系呢?

明教,其实还有别的名字,叫拜火教,或者琐罗亚斯德教,是中东那边挺出名的一个教派。金庸先生书里写张无忌当中土明教教主,朱元璋当部下,后来朱元璋用计把张无忌挤走,淹死韩林儿自己夺了权。有人说,因为明教跟着朱元璋打天下有功,他才定国号为“明”。可真的是这样吗?

按理说,新朝代建国,国号一般都有讲究。比如唐朝,唐高祖李渊以前是“唐国公”,所以叫唐;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以前在“宋州”当节度使,所以叫宋。可朱元璋不一样,他当吴王的时候,没沿用“吴”当国号,愣是搞了个“大明”,这是为啥呢?

和明教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明朝的国号-明 (和明教到底有多少徒弟)(图1)

朱元璋自己没说原因,后人就只能猜了。明史学家毛佩琦教授就提了一种可能,说朱元璋“大明”国号,可能跟传说中的“五德终始说”有关系。

“五德终始说”是战国时期邹衍搞出来的,把“金木水火土”对应朝代。这个说法以前可流行了,秦朝说自己属水,所以穿黑衣;汉朝一开始说水,后来又改说火,所以喜欢红色。不过这理论后来慢慢不行了,到了元朝,自己到底属啥“德”都没说清楚,朱元璋估计也为这个头疼了好久。

琢磨来琢磨去,朱元璋还是定了自家的“德”:火德。所以明朝国宴上奏的乐曲,歌词里有这么几句:“炎精开运,笃生圣皇。大明御极,远绍虞唐。河清海晏,物阜民康。”——出自《大明会典·大宴乐章·一奏炎精开运之曲》

和明教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明朝的国号-明 (和明教到底有多少徒弟)(图1)

诗里这个“炎精”,指的就是火。看来老朱家至少是半官方认了自己“火德”的身份。而且传说中火神祝融的老巢,就在明朝当时的首都南京。“火焰”和“光明”本来就挨得近,用“大明”当国号,正好能对上。

毛佩琦教授说的第二个理由,倒是真跟“明教”沾点边,这就得说说中国历史上另一个神秘的教——白莲教。

白莲教这东西理论乱得很,来历能写一篇论文。咱们只要知道一点:白莲教吸收了明教(也就是摩尼教)的一些理论,有“明王出世、弥勒下生”的说法,认为“明王”就是弥勒佛转世,能救老百姓出苦海。

跟朱元璋关系特别密切的红巾军,就信这个。所以红巾军名义上的头头韩林儿,才叫“小明王”,朱元璋以前也给他当过臣子。跟朱元璋打天下的一帮人,很多都跟红巾军有关系。韩林儿在瓜步(现在南京六合区瓜埠)沉船淹死后,“小明王”的称号没了,但他的影响还在。所以建国的时候,朱元璋想表明自己是正统的、小明王的合法接班人,自然也得用“明”字,还能顺便把“小明”改成“大明”,比韩林儿高一头。

而且白莲教用“明王出世”鼓动老百姓造反,朱元璋干脆把“明”字占了,自己当“大明王”,老百姓口中的“弥勒化身”。这么一来,白莲教少了个煽动人的口号,朱元璋的地位反而神化了,一举两得,多划算。

朱元璋这算盘打得确实精,很久以后的万历年间,民间还流传着朱家皇帝是“现世佛,执掌乾坤”的说法,可见他这步棋走得有多远。再说元朝的国号,来自《易经》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但后面还有一句“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大元”后面就是“大明”,这简直像是天意,朱元璋定国号的时候,是不是也想过这茬?谁也说不准了。

为啥一开始不用“吴王”的“吴”当国号呢?其实也好理解。朱元璋出生在濠州(现在安徽),祖籍是泗州盱眙(现在江苏盱眙),跟“吴”地八竿子打不着,他对“吴”没啥认同感。而且他对东吴的孙权说过:“孙权亦是好汉子,留他守门。”把人家当看门的,还能用他的字号?最关键的是,死对头张士诚也叫吴王,用“吴”不是向对手低头吗?肯定不行!

这么一来,朱元璋就扔了“吴王”的封号,自己搞了个“大明”,给大明朝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基业。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根本不是明教中人,他最早跟着红巾军将领韩山童混,所以定国号“明”,跟明教关系真不大。唯一可能受的影响,大概就是掺了明教理论的白莲教吧。


上一篇: 是怎么征服明朝的-清军入关时的20万人 (征服明朝) 下一篇:剩下的领土都去了哪里-明朝疆域不及元朝的三分之一 (剩下的领土都去哪了)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