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慈高皇后孟古哲哲简介 (孝慈高皇后孟古小说)
孝慈高皇后,1575~1603年,,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生于明朝万历三年,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三任大妃,清代第一位皇后,追尊,,第一位叶赫那拉氏出身的皇后,在万历十六年九月,十四...
孝慈高皇后(1575~1603年),叶赫那拉氏,本名孟古哲哲,明朝万历三年生的,叶赫部首领杨吉砮的闺女。她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三任大妃,也是清朝第一位追尊的皇后,还是第一个叶赫那拉氏出身的皇后。万历十六年九月,十四岁的她嫁给了努尔哈赤。孟古这人挺端庄,聪明又贤惠,婚后四年生下皇太极。万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1603年10月31日)病逝,才二十九岁。后来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迁到东京陵,天聪三年(1629年)又迁到福陵。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追尊她为孝慈皇后,后来又加了好几层谥号,最后成了“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
生平
敌对结亲,挺悲的一生
孟古哲哲(1575-1603)出身不差,是海西女真叶赫部贝勒杨吉砮的女儿。万历十年(1582年),努尔哈赤还没啥名气呢,跑到叶赫部,杨吉砮一看这小伙子有前途,就把才八岁的孟古许给了他,说等孟古长大了,肯定送到建州和他成婚。那时候努尔哈赤正想跟叶赫联姻壮大势力,急着要娶,杨吉砮就告诉他,不是推托,是小女儿孟古品貌好,才配得上他,让他等等。努尔哈赤听了还挺高兴,答应了。
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十四岁的孟古在哥哥纳林布禄的护送下到了费阿拉城,努尔哈赤带着人出城迎接,杀牛宰羊大办婚礼。这新娘确实不一样:长得好看,脸圆嘟嘟的,端庄又妩媚;修养也好,气度大,不爱听奉承,不怕恶言,举止大方,嘴里不说坏话,耳朵不听闲言,一直这样,没啥毛病。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下皇太极,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九月二十七日,孟古病重,临走前想见妈妈,努尔哈赤派人去请,但建州和叶赫早就闹掰了,孟古只能带着对妈妈的想念,还有对丈夫和哥哥斗来斗去的无奈,死了,才二十九岁。
英年早逝,为啥能成第一皇后
孟古走得早,对努尔哈赤打击挺大。他让伺候过孟古的四个婢女生殉,还杀了百来头牛羊祭祀,把孟古葬在自己院子里守了三年,后来才葬到十尼亚满山岗。天命九年(1624年)努尔哈赤迁都辽阳东京城,孟古的坟也跟着迁到东京陵。但能和太祖一起葬福陵,牌位供在太庙,主要还是靠儿子皇太极。
为啥她能这么风光?其实就四个原因
母以子贵,孟古活着时能当大妃,死后厚葬,说明努尔哈赤是挺喜欢她的。但那时候的社会背景下,这份喜欢真有限。要不是皇太极当了皇帝,孟古可能就陪葬在福陵旁边,也不会有孝慈高皇后的谥号享受祭祀。
原因如下:
第一个原因:努尔哈赤有四位大妃,第一位是元妃佟佳氏,第二位富察氏,第三位孟古,第四位阿巴亥。孟古嫁过去时,富察氏还是大妃,直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富察氏还生了第十子德格类,也就是说孟古嫁了八年,生了皇太极,还是没顶替富察氏;而阿巴亥当大妃只用了两年。
第二个原因:孟古没受专宠。她嫁那年,努尔哈赤还娶了哈达部万汗的孙女阿敏当侧妃;万历十九年(1591年)又纳了庶妃嘉穆瑚觉罗氏;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还和乌拉部阿巴亥成婚(阿巴亥才十二岁)。这段时间,其他后妃给他生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比如第七子阿巴泰、第九子巴布泰,还有第四、五、六女,第十子德格类。特别是孟古十月生皇太极,十一月嘉穆瑚觉罗氏就生了巴布泰,说明孟古真没多受宠。
第三个原因:皇太极没被立为太子。元妃的儿子褚英、代善都当过太子,阿巴亥的儿子也成了太祖赏的贝勒,多尔衮还说过汗位是皇太极抢的,说明努尔哈赤生前从没立皇太极当太子。
第四个原因:阿巴亥的地位当时比孟古高。努尔哈赤死时,阿巴亥是现任大妃,还生殉了,和太祖同葬了三年,地位肯定比死了的孟古高。所以要是皇太极没当上汗位,孟古再受宠,也享受不到现在的风光,完全是母以子贵。
身后谥号,一代代加长
天聪三年(1629年),孟古和努尔哈赤合葬清福陵。崇德元年,皇太极给她上了第一个谥号“孝慈昭宪纯德真顺承天育圣武皇后”,后来又加、改,最后成了“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反观生了三个儿子的大妃阿巴亥,命运就惨多了。
历史记载里这么说
《清史稿》后妃传里写:“太祖孝慈高皇后,那拉氏,叶赫部长杨吉砮女。太祖初起兵,如叶赫,杨吉砮以后许焉...九月庚辰,后崩,年二十九。”后面还夸她“后庄敬聪慧,词气婉顺,得誉不喜,闻恶言,愉悦不改其常。不好谄谀,不信谗佞,耳无妄听,口无妄言。不预外事,殚诚毕虑以事上。”她死后,努尔哈赤挺难过,丧礼办得很隆重,一个多月不喝酒不吃肉。三年后葬到赫图阿拉尼雅满山岗,后来又迁到东京杨鲁山,天聪三年再迁到沈阳石嘴头山,就是福陵。崇德元年上谥,顺治元年入太庙,康熙改谥,雍正乾隆又加,最后就是那个超长的谥号。她只有一个儿子,就是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