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想过朱棣会造反吗-朱元璋对于藩王有防范之心吗 (他没想过朱棣的英文)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之所以会大肆屠戮功臣,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为了确保皇太孙朱允炆能够顺利即位,并坐稳皇位,然而,...
朱元璋杀功臣,大家都知道是为了给孙子朱允炆铺路吧?但没想到啊,最后把他皇位掀翻的,不是那些被杀的大臣,反而是他儿子朱棣。这就奇了怪了,朱元璋费尽心机清了功臣,怎么就对自己的藩王没防一手呢?
其实朱元璋压根没想到藩王会造反,朱棣那会儿,基本是被逼到墙角的。当初分封儿子们当藩王,是为了守边疆,还给了他们点兵权。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儿子们虽然也有几个不省心的,但总体还算老实,他哪能想到儿子会造反啊?
朱元璋的儿子们一开始也没心思造反,朱棣后来反了,纯粹是朱允炆给逼的。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一走,21岁的朱允炆刚即位,俩月后就废了周王朱橚,发配云南;十二月又换了北平的官员,调走了朱棣的兵。建文元年正月,朱棣派长史葛诚入朝,结果朱允炿收买葛诚当内应,葛诚回去露馅了,朱棣这才察觉不对,赶紧装病躲家里。
到了四月,齐王朱榑也因谋反被废,代王朱桂被软禁,湘王朱柏被围,干脆全家自焚了。六月又废了岷王,燕山百户倪亮上书告发朱棣谋反,朝廷抓了朱棣的手下,还下诏骂他。兄弟们一个个栽了,朱棣当时估计也吓坏了,想保命就装疯,结果被长史葛诚给捅破了。
七月,朱棣派人去京师,使者被抓,严刑拷打下“承认”朱棣谋反,朝廷密令张昺、谢贵抓燕王府的人,张信抓朱棣。张信提前给朱棣透了信,这下朱棣没退路了——要么等死,要么反。他用计抓了张昺、谢贵他们,直接起兵了。
这么看,朱允炆削藩没错,但手段太阴狠,还步步紧逼。朱棣一开始真不想反,闭门不出、装疯自保,可朝廷不放过他,被逼到绝路,只能反了。

朱元璋没留后手,但按他的打算,朱棣就算反了也赢不了,全让朱允炆给搅和了。
首先,藩王本来能互相牵制。朱棣周围一圈王爷:东北辽王,北方宁王,西边谷王、代王、晋王,南下还有齐王、鲁王、周王,哪个不是带过兵的?朱棣一反,立马四面楚歌。结果朱允炆削藩,把周王、齐王、代王全废了,谷王被囚,辽王被召回,晋王、鲁王早死了,宁王自身难保,朱棣身边没人牵制了,这才让他迅速控制了河北。
其次,朱允炆不是没将才,但他不用。平安、徐辉祖这些人打得好,他不用,偏用耿炳文,耿炳文打个小败就被撤了;又用李景隆,这哥们儿光练过兵,没真打过仗,结果百万大军被他败光了。驸马梅殷倒是受朱元璋遗命辅政,但也只检阅过一次军队。
再者,本来大家对新君期待高,结果改革搞砸了。朱元璋对官员刻薄,文武都盼着朱允炆“仁厚”,结果他上台跟方孝孺他们几个书生瞎折腾,改衙门名、改地名,裁撤官员提拔官员,搞得朝廷乌烟瘴气,官员百姓都不适应,人心散了。

最后,朝廷兵力明明占优,却没发挥出来。明朝初期军队战斗力还行,朱允炆坐拥天下,兵力比朱棣多多了。但武将很多都是跟着藩王升上来的,跟朱棣关系铁,加上朱允炆重文轻武,朱棣又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武将们都在看戏,有的直接投降。南京城下驻着48卫大军,快40万人呢,结果李景隆败两次,兵力不够了,朱棣趁机渡江,直接打到南京城下。

所以说啊,朱元璋压根没防着儿子,朱棣那会儿是真不想反,是朱允炆一步步把他逼反的。就算朱棣反了,按朱元璋的布局,他也赢不了,结果朱允炆自己作,把好牌打烂了,让朱棣成了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