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的存在感那么低-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 (为什么他的存款不能用)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渊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但凡要说起中华千年文明,大概都避不过盛唐这一时代,因为唐朝几乎已经成了繁华盛世的代名词,那么说起唐朝,你第一个想到的人是谁?最先...
说起唐朝,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肯定是李世民吧?毕竟“盛唐”俩字几乎成了繁华的代名词,而李世民又是唐朝最出圈的皇帝,甚至有人吹他是历代皇帝里的“天花板”——虽然这个“最”字见仁见智,但影响力是真的顶。可问题来了,作为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他爹李渊,怎么就突然成了“透明人”呢?感觉历史书里提他一笔都挺客气的。
其实这事儿得从李渊的“处境”说起。他夹在两个“大流量”皇帝中间,前面是隋炀帝,后面是李世民。隋炀帝那可是“黑红”顶流,骂他的人能从隋朝排到现代;李世民呢?丰功伟绩被夸了一千多年,妥妥的“白月光”。这么一对比,李渊就显得有点“平庸”,或者说,存在感太弱了,像站在聚光灯边缘的人,光都被两边抢走了。

再说说李世民这事儿。李渊能打下唐朝,李世民绝对是“头号功臣”。隋末天下大乱,隋炀帝把老百姓逼得造反,李渊那时候其实挺犹豫的——毕竟他当时还是隋朝官员,直接反水有点“高风亮节”过不去了。反倒是李世民,早看明白隋朝快完蛋了,偷偷摸摸拉拢人马,就等李渊一句话。劝来劝去,磨了好久,直到隋炀帝要拿李渊问罪,他才点头同意起兵。这时候李世民早就把兵马、粮草啥的都准备好了,后面打仗更是亲自冲前线,基本上是替李渊把“江山”给打下来的。
可能有人不知道,李渊起兵前其实答应过李世民,以后让他当太子。结果真建立了唐朝,他却立了大儿子李建成当太子。猜猜为啥?可能李渊觉得李世民功劳太大,自己hold不住了吧。虽然李世民没吭声,乖乖去边关打外族,但太子李建成老给他使绊子,最后李世民忍不住了,直接“动手”,把太子给办了,李渊也只能退位。

这么看,李世民心里对李渊估计有点怨气——毕竟立了大功,该得的却没得到。所以他当皇帝的时候,李渊的功绩估计就被“低调处理”了,流传下来的自然不多。加上李渊在位时间确实不长,没啥特别出圈的事迹,名气低也就不奇怪了。毕竟站在“千古一帝”和“暴君”中间,想不“平庸”都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