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宋英宗称帝后想重用苏轼-韩琦为什么阻止 (宋英宗即位)

宋英宗赵曙,1032,1067年,,北宋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之孙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后因宋仁宗无子,而过继给宋仁宗为嗣,并赐名为赵宗实,嘉祐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曙,次年...

admin

宋英宗赵曙,1032到1067年在世,是北宋第五个皇帝,太宗赵光义的孙子,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个子。后来因为仁宗没儿子,过继给仁宗当继承人,还被赐名赵宗实。

嘉祐七年(1062年),他被立为太子,改名叫赵曙。第二年仁宗没了,赵曙就登基当了皇帝,就是宋英宗。

英宗当上皇帝后,还是用着仁宗时候的那些能臣,像韩琦、欧阳修、富弼这些人,接着搞改革,选贤任能;还让司马光全权负责编《资治通鉴》,批示把书局设在崇文院里,还特批他能借龙图阁、天章阁那些皇家藏书库的书。英宗在位那几年,跟契丹辽国和西夏都没打过仗。

宋英宗称帝后想重用苏轼-韩琦为什么阻止 (宋英宗即位)(图1)

英宗没当皇帝前就听说苏轼大名,特别仰慕。一上台就把苏轼召进翰林院,想让他当知制诰(就是古代起草诏书的官)。

不过宋朝那时候皇权没那么强,皇帝做事得先问问宰相。当时宰相是韩琦,英宗问他让苏轼进翰林院咋样?韩琦却说:“苏轼这小子能成大事,以后肯定会被重用,只要朝廷好好培养,全国的文人都会跟着干。到时候人心都向着,没人敢有意见。要是现在突然提拔他,天下士大夫可能会怀疑他能力,对他成长反而不利。”

英宗又问:“那让他修起居注(记录皇帝言行的史官)呢?”韩琦还是摇头:“修起居注和知制诰差不多,官品也接近,估计也不太合适。”

英宗没办法,只好先让苏轼在史馆(专门修史的机构)试用,看看表现再说。

可惜啊,英宗命短,就当了四年皇帝就没了。后面继位的是神宗,神宗挺支持王安石变法。苏轼对王安石那些激进措施不赞同,结果因为“乌台诗案”被抓进去关了一百多天,这一下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眼看要被砍头的时候,不光和他政见一样的老臣们求情,连变法派里也有人劝神宗别杀他。王安石那时候已经隐居在金陵,还专门上书说:“哪有太平盛世杀有才之士的道理?”

最后,这场宋代“文字狱”就因为王安石一句话,苏轼被轻判,贬到黄州(现在湖北黄冈)当团练副使。咱们后人现在可太高兴了,苏轼正是在黄州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种千古名篇。


上一篇: 为何说宋英宗赵曙是北宋最可怜的皇帝 (为何说宋英宗是老大) 下一篇:真实情况如何-宋英宗赵宗实是如何继位的 (泰国治安的真实情况如何)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