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什么拒绝英国使者马戈尔尼的通商请求-这个决策正确吗 (乾隆为什么拒绝西方科技)
乾隆为什么拒绝英国使者马戈尔尼的通商请求?这个决策正确吗?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乾隆拒绝英国使者马戈尔尼同商这件事情,还是让人觉得十分的绝望的,如果当时开放的话,后来的清朝也不会这么...
乾隆为啥拒绝英国使者马戛尔尼的通商请求?这决策到底对不对?
说到乾隆拒绝马戛尔尼这事儿,现在想想还挺让人唏嘘的,要是当时开放了,清朝后来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但也有人觉得乾隆没错,那到底谁对谁错?咱们接着唠。
不过啊,这问题其实有个大前提错了——
马戛尔尼的请求根本不是通商,而且清朝一直都有对外通商的口岸。
清朝其实一直靠对外贸易起家的。
从努尔哈赤那会儿,贸易就是清朝发家的关键。能入关,东北亚和内地的贸易网络帮了大忙。入关后,清朝的贸易政策整体挺开放的,康熙二十三年(1684)打下台湾郑氏,立马解除海禁,让老百姓出海做生意,还在江、浙、闽、粤设了四海关,欢迎各国商船来。后来因为澳门出了不少中外司法案子,乾隆二十二年(1757)就把外国贸易统一限在粤海关了。
既然大前提都不存在了,那假设“要是开放通商会怎样”就没意义了。
那马戛尔尼的真实目的是啥呢?
其实就俩:一是让中英互派使节,二是想让清朝把舟山的岛给英国,当贸易中转站。
18世纪晚期的欧洲,哪有什么平等外交啊?王权是有等级的。比如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就不肯称英国国王“陛下”,觉得英王等级比他低。不光清朝,英国自己找神圣罗马帝国派驻使节,也被拒绝了,理由一样——地位不对等。英国在欧洲都摆不平,凭啥要求清朝呢?

英国找神圣罗马帝国提的请求,跟马戛尔尼找乾隆提的,根本是一套。
而且乾隆当时已经知道英国在印度殖民的事儿,廓尔喀战争背后英国若隐若现的影子,让乾隆很警惕,怕他们打西藏的主意,这态度能不强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