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跳舞?-叛军头子-舞蹈除了娱乐还能成为政治工具-杨贵妃竟跟 (快活地跳舞)
舞蹈除了娱乐还能成为政治工具?杨贵妃竟跟,叛军头子,快活跳舞?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盛唐时代,大名鼎鼎的长安城,有一种美妙的说法,叫做,八水长安,由于李唐崛起,全世界的财富开始疯狂...
舞蹈除了好看好跳,还能当政治工具?杨贵妃居然和后来的“叛军头子”一块儿跳舞?
盛唐那会儿,长安城老有名了,有句说法叫“八水长安”,听着就美。李唐起来了,长安就成了世界级淘金地,不管是中国边疆的还是高鼻梁蓝眼睛的老外,都往这儿涌。日子一长,这些口音五花八门的外国人,也成了“老西安”。
说到做生意、交朋友,华夏人和外邦人其实都挺在行,但要说歌舞宴乐、公共交谊,那些外国人简直就是天生的社交达人。比如当时特别火的“燕乐”,就是唐宫里和权贵们宴饮时用的。唐高祖那会儿,前朝传下来的“燕乐”已经有九部了。

有意思的是,能征善战的唐太宗后来破了高昌,立马得了“高昌乐”,大唐燕乐的规模,真是空前绝后。这里面有:燕乐、清乐、高丽乐、天竺乐、西凉乐、疏勒乐、康国乐、安国乐、龟兹乐和高昌乐。除了燕乐和清乐是咱们自产的,剩下的可都是胡人的手艺。
那些“胡人”特爱用琵琶,声音一会儿长一会儿短,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穿街过巷,到处都能听见。看来胡人就是爱在众人面前显摆,社交能力拉满。
盛唐时候,长安城里出了不少厉害的音乐家,都是胡人血统。他们进宫廷、去士大夫家,走街串巷,到处演奏,玩得特开心。
长安人就好个热闹,乐舞更是少不了。就算满街都是异邦人,他们也乐意一起跳舞,深宅大院里的漂亮姑娘也不例外,早就成了社交主力。异域姑娘们唱着歌,手挽手、臂挽臂,踩着节拍在月下跳舞,这叫“踏歌”。712年上元节,正月十五晚上,皇城安福门办灯会,宫人们手拉手踏歌,那气氛,简直了。
唐太宗的时候,玄奘从宏福寺搬到慈恩寺,一路上都有太常卿带着的乐舞队跟着演奏。不光朝廷的九部乐工来送,长安县令和万年县令也带了乐工,总共一千多辆车拉乐工,浩浩荡荡,声音震天。这队伍里,可有不少远道来长安的异域男女呢。
到了武则天当政,长安城里流行“波寒胡戏”,其实就是一群人一起跳舞,互相泼水玩。各个坊里都在跳,长安人热情得很,跟着鼓点蹦跶,有人天冷都不怕,光着膀子跳。这“波寒胡戏”本来是康国的,北周时从龟兹传到中国,到了长安就变成了广场舞,男女狂欢哪分国界语言。
唐朝歌舞太盛行了,分“软舞”和“健舞”。软舞就是轻柔飘逸的那种,健舞靠力度速度显刚劲。跳这两种舞的,多半是外国男女。
唐玄宗那会儿,康国献来了“胡旋女”,长安就有了“胡旋舞”。底下人看皇帝这么喜欢,赶紧跟着凑热闹。这胡旋舞,安禄山跳得欢,杨贵妃也跳得欢。这俩大人物,居然敢在唐玄宗面前一块儿跳,那欢乐劲儿,把在场的人都带动了。现在想想挺吓人的吧?安禄山、史思明,后来不都成了“叛军头子”吗?
别忘了,安禄山是“粟特人”,他还爱跳“独舞”,自己体重三百多斤,大肚子,在唐玄宗面前跳得还跟风一样快。看来,舞蹈早就成了看不见的政治工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