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结局最好的末代皇帝-刘阿知-子孙后裔遍布世界 (结局好的历史人物)
纵观历史,王朝更迭往往伴随着血腥杀戮,前朝皇族也大多难逃身死族灭的下场,当然,也有一些亡国之君能够获得新王朝的善待,比如蜀汉后主刘禅和后周恭帝柴宗训,不过如果要说亡国后不仅获得新政权善待,还能使家族顺...
王朝换了一茬又一茬,前朝的皇族啊,十个里有九个都不得好死,脑袋搬家、满门抄斩是常态。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蜀汉后主刘禅、后周恭帝柴宗训,新王朝对他们还算客气。但要说亡国后不仅被善待,还能让家族顺顺当当繁衍千年的,五千年里,估计也就只有汉献帝刘协一人。
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从当上那天起,到后来被逼退位,一辈子都是权臣手里的提线木偶。当然,这可不是说他不行,毕竟时局在那摆着,他还没坐上龙椅呢,各地的军阀早就闹得中央管不住了。说起来,陈留王刘协能当上皇帝,也是军阀们捧上去的。但不管怎么说,当个傀儡皇帝,日子肯定不好过。董卓把他当牛马使唤,呼来喝去,就图个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死了,又落到李傕、郭汜手里,继续被当枪使。

后来杨奉、董承护着他逃出长安,一路往东,最后投奔了曹操,这叫“才出虎口,又入狼窝”。曹操呢,把他当个摆设,打着他的旗号去平各地不服。可这傀儡当得也不安分,在长安时,他瞅着西凉军内乱,偷偷策划着跑回洛阳;到了曹操手里,又鼓动董承、伏完反曹,想恢复汉室。曹操一死,曹丕直接让群臣逼他退位,总算不用再当傀儡了。退位后,曹丕封他为山阳公,让他自己的地盘上还能用汉朝的历法和服饰,建汉家宗庙祭祀祖先。还特别规定,没事不能进京城。
几十年起起落落,几次差点没命,刘协估计也看透了。到了山阳,刘协没消沉,反而换了个活法。他好好经营自己的地盘,搞仁政,还真有点明君的样子。说起来,他这待遇在亡国皇帝里算好的了,封地有一万户百姓,比其他诸侯王都多;给皇帝上书不用自称臣,接诏书不用下拜,还能按老规矩祭祀先帝。他吃过苦,知道老百姓不容易,经常下乡视察,减税免赋,还会用高超的医术给人免费看病,山阳的老百姓都挺敬重他。
刘协死了,山阳的老百姓都很难过,哭声一片,好几个月都愁眉苦脸的,还有人自发给他守墓。因为他这人太仁义,名声又好,几千年来,盗墓贼都没动过他的坟。他活着的时候,怕曹魏把刘家子孙赶尽杀绝,就规定除了嫡长孙刘康那一脉继承爵位,其他的孩子都得去外地生活,这成了家里的规矩。西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刘协的玄孙刘阿知,带着家里人、族人、随从、工匠,总共两千多人,东渡去了扶桑。十年后,西晋完了,山阳公国也没了,天下大乱。

刘阿知到了倭国,应神天皇对他特别好,招待得特别周到。那时候汉朝在倭国人眼里就是天朝上邦,所以天皇封刘阿知他们为“东汉使主”,管刘阿知叫“阿知王”,他儿子叫“都贺王”。刘阿知带去的那些工匠,帮了倭国大忙,对他们的发展贡献特别大。应神天皇和整个国家,都很感激刘阿知他们。后来,刘阿知的曾孙娶了倭国皇室的人,生了三个儿子:坂上、大藏、內藏。这三个人慢慢发展成日本历史上特别牛的三个大家族。坂上家有人当过征夷大将军,管全国军队,还出了丹波这些姓;大藏家长期管财政,后代里有原田、高桥、波多江这些姓;內藏家负责内政,现在日本内务省的名字,就是从“內藏”来的。
刘阿知东渡后,这一千年下来,子孙后代多到数不清。虽然很多人搬到世界各地,但还记得自己是中国人,都为有汉室血统骄傲。现在很多地方还有汉太公庙、阿知宫,成了这些刘姓亲戚的纽带。刘协这辈子啊,大起大落,最后认了命,不执着于恢复汉室,活出了自己的样子。刘家能传千年还这么兴旺,说不定就是因为他顺应了天命,又做了那么多好事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