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十六世纪人文主义作家蒙田简介-法国著名思想家 (16世纪的人)

蒙田,1533.2.28,1592.9.13,,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作家、怀疑论者,主要作品有,蒙田意大利之旅,随笔集,热爱生命,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这样受到现代人...

admin

蒙田(1533.2.28-1592.9.13),法国文艺复兴后期的思想家、作家,还是个怀疑论者。主要作品有《蒙田意大利之旅》《随笔集》《热爱生命》。在十六世纪的作家里,他算是特别受现代人待见的了。启蒙运动之前,他在法国算是个知识权威,也挺敢批评人的;他这人观察人类感情特别冷静,还喜欢研究各民族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

十六世纪人文主义作家蒙田简介-法国著名思想家 (16世纪的人)(图1)

简介

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1533年2月28日-1592年9月13日),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作家,靠三卷《随笔录》(Essais)出了名。这书在西方文学史上地位挺重要,他开篇就写:“我这书没啥素材,就是我自己。”(je suis moi-meme la matiere de mon livre.)看他的思想和感情,感觉他活在自己的时代里,却像个现代人。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学随笔,思想内容太丰富了,被大家叫“思想的宝库”。

生平介绍

蒙田妈是西班牙人后裔,爹是法国波尔多附近的小贵族。那时候贵族不怎么看重学问,觉得当兵才是正事,所以蒙田老说自己不是学者;他还喜欢让人以为他不爱学习,就是“没计划、没方法”地随便翻翻书;写东西也不润色,脑袋里突然有想法就记下来,纯属“闲聊,抒发感情”。看他的代表作《蒙田随笔全集》,就能感觉到这种写作心态和风格,他当时肯定没想到,这正合现在读者的胃口。

蒙田在37岁那年继承了爹在乡下的领地,直接躲到那座圆塔三楼的藏书室,过起隐居日子了。

蒙田把这退隐当成暮年的开始,说是从“怎么死得更好”的哲学里得到的启发。其实他退隐的真实原因就是想躲开社会。他喜欢自由、安静和闲着,想过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不过他的隐居不是消极的,挺积极的,除了埋头搞学问,还一直写东西。从1572年开始写,一直到1592年去世,这20年里,他用对人生特别敏锐的感觉,记下自己智力和精神上的变化过程,陆陆续续写出了《蒙田随笔全集》这部大作,给后人留下了特别宝贵的精神财富。

蒙田的名气在十七世纪就传到国外了,英国的培根写《散文集》就受了他不少影响。十七世纪上半叶那会儿,是古典主义时代,有人觉得他那结构松散的散文不合口味。可到了十八世纪,他又火起来了,作家狄德罗就喜欢他散文里的“没条理”,说“这才是自然的表现”。有些作家、思想家的思想特别复杂,有很多层面,所以对后来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吸引力,这可能就是蒙田这些古代大师的秘诀吧。四百多年过去了,历史证明蒙田和莎士比亚、苏格拉底、米开朗琪罗一样,是个不朽的人。他的随笔就像他自己说的,是“世上同类型作品里独一无二的”。


上一篇: 为什么能被英国人敬重-不食周粟的叶名琛 (为什么能被英雄克制) 下一篇:法国人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条马路-清朝一无名小官麟桂 (甚至是法国人)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