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好-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为什么备受推崇 (春江在哪儿)
张若虚,约660—720,,唐代诗人,扬州人,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很少,所能确切知道的是,在中宗神龙年间的时候,张若虚就和贺知章等人均以文才而名扬京都,开元初年,他又和贺知章、张旭、鲍溶四人并称,...
张若虚(约660—720),唐代诗人,扬州人。关于他的生平,史书上真没记多少,能确定的就一点:中宗神龙年间,他和贺知章这些人靠着文才在京都出了名。

开元初年,他又和贺知章、张旭、鲍溶并称“吴中四士”。他的诗作大多散佚了,《全唐诗》里就收了《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两首。看他的诗,感觉洗掉了六朝诗歌那种脂粉气,变得清新明丽,影响还挺深远的。千百年来,迷它的人可太多了,闻一多直接说它是“顶峰上的顶峰”。
其实《春江花月夜》这题目不新鲜,《乐府诗集》里除了张若虚这首,还收了隋炀帝两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两首、温庭筠一首。跟这些比起来,张若虚的这首艺术感染力真是不一样,像幅山水画展在眼前:春天静悄悄的晚上,月亮从东山升起来,渔船在江上晃,花影在风里轻轻摇,景色太迷人了。
《春江花月夜》是张若虚的代表作,艺术特色特别鲜明。整首诗就围着春、江、花、月、夜这五个东西转,用月亮串起“月洒西天”“月启天问”“月照无眠”,江水、沙滩、天空、白云、小船、楼台、鸿雁,还有睡不着的人,都一一写进去。有动态也有静态,春江花月美景下的人生期待,就像流水一样自然流出来。这么一来,一边感叹好时光,一边又写游子思妇的愁,还有对人生宇宙的小感慨,读起来让人觉得哀而不伤,韵味特别长,所以大家说他是凭这首诗“孤篇压全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