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为何说大明实亡于朱棣-他做了什么 (大明为什么)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大明王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在中国封建历史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后人常说,打不死大宋,看不懂的大明,宋朝一退再退,耗死了大辽和大金,最后才在蒙古铁骑之下...

admin
明朝在中国封建历史里,算是个特别的存在,后人常说“打不死大宋,看不懂的大明”。宋朝一退再退,硬是耗死了辽和金,最后才栽在蒙古铁蹄下,所以叫“打不死”;而大明呢,就让人摸不着头脑,里面还有句话——“杀不尽的忠臣良将,砍不完的乱臣贼子”。 要说这大明怎么一步步走向末路的,不少人觉得,祸根其实是朱棣自己埋下的。在这些乱臣贼子里,为祸最厉害的,就是明朝的宦官——正是他们掌权,把大明往绝路上逼。

为何说大明实亡于朱棣-他做了什么 (大明为什么)(图1)

朱棣打破了朱元璋定的宦官干政祖制,这才是祸根的开始。 明朝最后亡国,跟宦官脱不了干系,他们干政害死了不少忠臣良将。而开启这个坏头的,就是明成祖朱棣。在他之前,后宫里挂着块三尺铁牌,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字字铿锵。 写这铁牌的,正是朱棣他爹朱元璋。朱元璋从草根一路打拼,打下大明江山,脑子特别清醒。他定下这规矩,是因为亲眼见过前朝宦官干政的惨剧,所以绝不允许这种事在明朝发生。

为何说大明实亡于朱棣-他做了什么 (大明为什么)(图1)

可朱棣偏不认这账,他不仅从侄子朱允炆手里抢了皇位,还把这铁牌规矩给废了。其实说白了,朱棣能夺位,宦官帮了大忙,像后来七下西洋的郑和,就是他在靖难之役时的老部下,所以朱棣上位后,对这些宦官自然高看一眼,重用得很。 明朝这朝代吧,后人总觉得看不懂,历代皇帝为啥总喜欢提拔宦官?其实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为了对抗文官集团。朱棣是从朱允炆手里抢的天下,当时不少文官不服,觉得他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朱棣不得不重用宦官来制衡。可这么一来,宦官干政的祸根,算是彻底埋下了! 后来,明朝出了四个专权的宦官,差点把龙脉给断送了。 宦官刚冒头那会儿,还没成气候,对朝局影响不大。可后来皇权越来越弱,就出了四个专权的宦官,把朝堂搅得天翻地覆。 第一个是朱祁镇时期的王振,这家伙胆子大,直接把朱元璋挂后宫的那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给摘了。有次宴会上,王振一出现,满朝文官都得拜他,朱祁镇在旁边看着,非但不生气,还挺乐呵。 第二个是朱见深时期的汪直,西厂就是他搞出来的,他出去办事,县令都得跪着迎他。第三个是正德年间的刘瑾,第四个就是天启皇帝的魏忠贤,这两位在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狠角色。 尤其是魏忠贤,权力大到离谱,被称为“九千岁”,全国各地都给他建生祠,当时的人只知道有魏忠贤,不知道有皇上。这四个宦官轮番上阵,好几次都让龙脉差点断了!

为何说大明实亡于朱棣-他做了什么 (大明为什么)(图1)

宦官干政,滥用国力,最后把大明推向了崩溃的深渊。 宦官本来是皇帝用来制衡文官集团的工具,可你看明朝的历史,但凡国家强盛的时候,宦官就老实;一旦国力衰落,宦官就蹦跶出来。毕竟宦官在学识上比不上文官,治国能力也差得远,他们得势了就使劲打压文官,文官强了又示弱,水火不容。 这么折腾下来,国力被滥用,忠臣良将被杀,大明不崩溃才怪。


上一篇: 为什么没立他当太子呢-朱棣非常喜欢朱高煦 (为什么没立他一个人呢) 下一篇:朱棣真的打算传位给他吗-朱高煦为什么造反呢 (朱棣真的打算当皇上吗)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