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明明是朱标的嫡子-为何朱元璋会绕过他立朱允炆为继承人 (小说朱允樋)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选择太子一事上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所谓的嫡长子就是皇帝的继承人必须是嫡长子,而嫡长子不幸夭折后还是由嫡系继承,等嫡系什么时候都死完了,才会在庶出的皇室宗亲中选择继承人,但朱元璋在太子...
朱元璋建明朝后,选太子一直按嫡长子继承制来,说白了,就是皇帝的必须是嫡长子,嫡长子没了就嫡系上,嫡系死绝了才轮到庶出的皇室宗亲。可朱标太子突然没了后,朱元璋没按规矩来,朱允熥明明是朱标的嫡子,他却绕过去立了朱允炆,这是为啥呢?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一手养大的太子朱标没了,虽然心里头疼得要命,但还得为大明江山挑个接班人。按嫡长子的规矩,嫡二子朱樉、嫡三子朱棡、嫡四子朱棣最该考虑。可朱标还在世时,朱樉就老犯错,被叫回京城挨训,朱元璋觉得这孩子以后肯定管不好国家;朱棡呢,又被官员举报想谋反,这下直接被排除了。
嫡四子朱棣倒没犯啥错,反而北伐时生擒了元朝大将,封燕王镇守北平,整个幽州都归他管。这接班人看着不错,跟唐太宗夸李恪“英果类我”似的。但朱棣有个硬伤:就算朱标没了,他头上还有俩嫡系哥哥,要是直接立朱棣当太子,朱樉和朱棡估计得闹翻天,搞不好出大事。
朱元璋没招了,只好从朱标的后代里选。朱标有嫡长子朱雄英、庶长子朱允炆、嫡次子朱允熥。嫡长子朱雄英八岁就没了,按理说该立朱允熥,可朱元璋偏偏立了朱允炆,这是为啥呢?
原来朱标的太子妃是常氏,她爹就是常遇春,死后追封开平王。朱标在世时,朱元璋就封了常遇春三个儿子当太子少保,还给他们配了套厉害的武将班子,大将军蓝玉又是常遇春提拔上来的。朱元璋琢磨着,要是立朱允熥当皇太孙,自己要是没活到他掌权,大明江山恐怕就落到常氏兄弟和蓝玉手里了。
再加上朱元璋本来就喜欢朱允炆,所以选接班人时直接跳过了朱允熥,选了朱允炆。可能也是心里有点过意不去,朱元璋就把自己没当皇帝前的吴王封号给了朱允熥,让他去江南当个富王爷,这辈子逍遥自在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