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爷权力仅次于皇帝-那么王爷的生活过得有多好 (古代王爷权力有多大)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王爷生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中有一种职位可以说是凌驾于所有官员之上的,那就是王爷,被封王的人也算是权利仅次于皇上了,因为对于王来说都是皇帝最相信的人,王基...
古代王爷这事儿,听着就挺威风的,毕竟仅次于皇上,手里还攥着兵权或者封地,吃香的喝辣的,谁不羡慕?
古代有种职位,比所有官都大一级,那就是王爷。被封王的人,权力就比皇上小一点,毕竟都是皇帝最信得过的人,基本上都是给皇帝立过大功的。

清朝的铁帽子王就厉害了,世世代代都能当王爷,不用降级,还能在自己的地盘上收税,这些钱都是自己花的。再加上朝廷的俸禄,王爷们想不都难,基本上个个都是有钱的主儿。不过啊,王爷这日子,看着风光,其实憋屈得很。

古代能当上王爷的,其实就两种人。第一种是开国皇帝的儿子,为了江山稳固,把能干的儿子封到各地,让他们管着军政大权。这样京城要是出了事,兄弟们就能带兵过来救驾。这种王爷存在的时间最长。但到了明朝就出事了,燕王朱棣打着“勤王”的旗号,杀进京城,把侄子的皇位抢了。这一下子把后面所有皇帝都吓坏了,连朱棣自己也怕后代学他,所以后来这招基本没人敢用了。

第二种就是对开国功劳特别大的人,比如清朝的三藩。打工仔能封到这个级别,也算到头了。但对皇帝来说,这些人最危险,毕竟跟自己非亲非故,万一起了二心抢江山,杀皇帝眼睛都不眨。这种王爷最后都没好下场,要么被杀,要么被夺了兵权,软禁在京城。皇帝觉得,这些人本事大、人脉广,以前都是枭雄,不死的话自己心里不踏实,软禁也不是长久之计。

到了清朝,封王就谨慎多了,基本都是皇帝的亲兄弟。虽然是兄弟,想封王也得在皇帝登基时站对队,还得绝对忠心。所以清朝的王爷大多是皇帝的弟弟,虽然忠心,皇帝也防着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回家养老,每年给足银子,封号还能世袭。但这些其实都是虚的,皇上要是想剥夺,一句话的事。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他们掌握军权,万一哪天逼宫,皇帝就完了。

古代王爷嘛,有钱是真有权的人没几个。清朝的王爷更憋屈,就算有能力,皇上也使劲压着。最典型的就是恭亲王奕,论能力,整个朝廷都认,但皇位永远轮不到他。皇上还是用他的,但不重用,就在京城给个闲差。要不是英法联军打进来,皇帝跑了,没人收拾烂摊子,奕都轮不到他出头。这差事看着是救民于水火,其实出力不讨好。谁都看得出来,想言和就得赔款割地,回头得落个卖国贼的骂名;不赔款割地又打不过,百姓还得骂他没本事,导致战火连天,成千古罪人。咸丰皇帝死得早,留下几岁的孩子,临死前找了八个顾命大臣,没奕,可见皇帝不怕大臣篡位,就怕自家兄弟动手。要不是顾命大臣肃顺太嚣张,让两宫太后觉得危险,她们还不至于联络奕来政变。等慈禧站稳脚跟,第一个收拾的还是奕。所以说,王爷在皇帝眼里,就是个威胁。有能力的压着你,没能力的给点钱养老,人一死,后代也难享这荣光了。

古代王爷到底有多风光?有钱是真,但过得憋屈也是真。看着尊贵得很,其实跟普通人也没啥区别,日子未必过得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