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这个人究竟是谁-此明朝皇子被雍正封侯 (这个人究竟是什么人)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朱之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之琏,字商玉,号苍岩,生年不详,清王朝把他认定为明朝皇族后裔,朱之琏排行用字不对,他的父亲朱彝某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简...

admin

今天来聊聊朱之琏的故事。朱之琏,字商玉,号苍岩,具体哪年生的没人说得清,清朝那边后来认定他是明朝皇族的后裔。

不过朱之琏的排行字好像有点问题。他爹朱彝某,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简王朱桂的直系后代。按辈分排,朱之琏本该是“传”字辈,可能是当年怕被清廷迫害,也可能是时间太久辈分字传丢了,就这么没按规矩来。

朱彝某在明末给洪承畴当监军,洪承畴没多久就投降了,朱彝某和他侄子朱文元也被抓了,后来干脆跟着投降了清朝,被编进了汉军镶白旗。

朱彝某偷偷藏着自己的皇族身份,在清朝照样当官,还娶妻生子,过起了小日子。

1692年,朱之琏中了进士,康熙挺赏识他,让他去当了毫州知府,当时啊,谁都不知道他是朱元璋的后代。

他当官特别清廉,不搞什么请托应酬,也不爱搞宴会,专门整治那些地痞无赖,不折腾老百姓,还重视农桑,做事铁面无私。

朱之琏刚到亳州当知州时,有人劝他,说亳州这地方民风一直挺彪悍的,不好管,不如早点走算了。

朱之琏可不这么想,他直接开始挨家走访,了解民情,还狠狠收拾了十几个地痞无赖,一下子就把那些不守规矩的人都给震住了。

他为老百姓做了不少事,亳州的百姓们都挺喜欢他。

1707年,亳州的百姓们给他建了生祠来纪念他。康熙对他的政绩特别满意,后来就派他去了重镇安庆府当知府。

朱之琏觉得这生祠自己受不起,挺愧疚的,就把生祠改成了书院,给亳州的孩子们读书用,后来大家就叫它“朱公书院”。

这个人究竟是谁-此明朝皇子被雍正封侯 (这个人究竟是什么人)(图1)

朱之琏在亳州当了十八年官,有人想上书让朝廷留任他,但大多数老百姓觉得调到安庆相当于升了官,就没拦着。

他走的那天,老百姓们带着水果蔬菜酒肉来送他,人太多了,涡水两岸挤得满满当当,连个空地都没有。

1709年,黄河发大水,亳州被淹了,没过多久又闹瘟疫,老百姓日子苦得不行,朝廷又派朱之琏回亳州主持赈灾。

他一方面赶紧请朝廷发赈灾粮,一方面自己到处筹粮食给受灾的老百姓,总算让亳州人熬过了那场灾荒。

1712年,朱之琏又调到安庆当知府,六年后去了宣化,十年后又到了正定,当官这些年一直挺规矩,对老百姓也好,大家都说他好。

雍正上台后,派人去找明朝皇室的后裔,想拉拢汉人,结果就查出朱之琏的真实身份了。

1724年,雍正封他为一等侯,还能世袭,把他编进了汉军正白旗,让他春秋两季去明孝陵祭拜祖先。

1730年,朱之琏病死了,他儿子朱震接了爵位。

1746年二月,朱震去世,他儿子朱绍美袭了一等侯;1749年八月,改成了“一等延恩侯”,结果朱绍美犯了点错,被免了爵位。

延恩侯空了二十多年后,1736年十二月,乾隆封朱绍美的侄子朱仪凤为一等延恩侯。

1797年朱仪凤死了,他儿子朱毓瑞接班;朱毓瑞没了,他儿子朱秀吉又上;1828年朱秀吉死了,弟弟朱秀祥接;1836年朱秀祥没了,他族祖朱贻坦上;朱贻坦没了,族叔朱书桂上;朱书桂没了,他儿子朱鹤龄接;1869年朱鹤龄死了,族孙朱诚端又上。

这么着,延恩侯一共传了十一人,1891年,最后一任朱煜勋接了爵位,一直当到清朝灭亡,民国一来,这爵位就没了。


上一篇: 清朝皇子的封号分为几个等级-为何说阿哥是皇子最低的称谓 (清朝皇子的封号) 下一篇:146个孩子中15岁前死去的就有74人-清朝皇子的死亡率为什么如此之高 (142个孩子)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