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朱元璋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后代的-他是否为他们提供了优质教育 (朱元璋是如何从一个乞丐到帝王的)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元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朱元璋中国古代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皇帝,同时,朱元璋的家世在历代皇帝中还是非常的低微的,当时的朱元璋非常穷,最后能够成为一国之君当上明朝...

admin

朱元璋在中国古代史上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但要说他的家世,在历代皇帝里那真是低得不能再低了。当时他穷得叮当响,最后居然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本事确实不小。不过说起他的后代们,可就没他那么争气了,一个个都不成器。有人就问了:为啥朱元璋的后代不成器呢?是朱元璋没管教?还是没给好教育?其实还真不是,当时的朱元璋给他们提供的教育,那叫一个顶配,重点还是出在人身上。具体咋回事,咱接着往下看。

要说教育,朱元璋还真算得上是个“好爸爸”,他给儿子、孙子甚至后代们安排的教育,又严厉又透着一股子亲爹的操心。

但奇怪的是,他的后代们却大多不靠谱,明朝那些皇帝的奇葩程度,在历朝历代的皇帝里都能排上号。

早在还没称帝的时候,朱元璋在打仗的空档,就不忘教育儿子们别忘了自己从哪儿来。“儿生长富贵,习于宴安,今出旁近郡县,遍览山川,经历田野。……即祖宗所居,访求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事,铭记在心,以知吾创业不易。”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你们从小在富贵里长大,习惯了安逸,现在去附近州县转转,看看山川田野,尤其是咱们祖宗住过的地方,找找老人,问问我是怎么起兵渡江的,都记心里,知道创业多不容易。

“创业不易”,这四个字朱元璋是掏心窝子跟儿子们说的,满满的都是老父亲的叮嘱。不能忘本,这是他对儿子们提的第一个要求。

洪武十年(1378),朱元璋开始正式培养太子朱标,让他处理政务练手,还专门下了道旨,说创业难、守业也难,只有勤快点、多了解实际情况,才能分清是非。在朱元璋眼里,富家子弟最大的毛病就是贪图享乐。

怎么才能让大明王朝长长久久?朱元璋觉得,只有把子孙教育好,让他们在品德、能力上都过关,才不会成为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他在宫里给儿子们开了个“大学堂”,挑了当时最厉害的国子生当伴读,还弄了个超大的图书馆。朱元璋经常来视察学习情况,心情好了就跟他们一起写诗、聊古今,“评论文字无虚日”,就是天天讨论文章,从不间断。

朱元璋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后代的-他是否为他们提供了优质教育 (朱元璋是如何从一个乞丐到帝王的)(图1)

朱元璋还挑了最好的老师给儿子们上课,有个叫刘崧的国子司业,朱元璋特别认可他,经常跟他聊教育,一聊就是大半天,“燕语移时”,就是聊嗨了忘了时间。朱元璋觉得这老师最大的优点不光是教得好,关键是品德高,还特别朴素,兄弟仨住茅草屋,就四五十亩地,当了皇子老师后还是老样子,十年就一条破被子,被老鼠咬烂了也不换,修修继续给儿子盖。

还有个叫“老实罗”的老师,朱元璋偷偷去他家,看到他住得破破烂烂,正自己刷墙,老婆搬个木墩给朱元璋坐,连个正经凳子都没有。朱元璋当场就被感动了,赏了他一座房子。

对这种品德好的老师,朱元璋是真打心底里敬重。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给子孙留了份最重要的“遗产”:《皇明祖训》,让子孙必须照着做,当成家法中的家法。

早在洪武二年(1373年),政局刚稳住,朱元璋就花大心思编《皇明祖训》,前后搞了六年,改了七稿,还严肃告诫:“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苦口婆心、絮絮叨叨地教子孙怎么当皇帝、怎么管国家。

朱元璋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后代的-他是否为他们提供了优质教育 (朱元璋是如何从一个乞丐到帝王的)(图1)

朱元璋不光管儿子们的早期教育,等他们到了年纪,还把他们派出去当藩王,让他们历练历练。

洪武十年,他让太子处理政务,还下令,以后的政务都得先跟太子汇报,最后他拍板。

有军事天赋的儿子,朱元璋尽量让他们去前线,体验打仗的苦,想让他们练出本事和意志。

儿子们在各地的表现,他都派人偷偷盯着,一举一动都掌握,一发现不对劲,立马插手纠正。

说实话,这教育放今天也算顶配了,可为啥朱元璋的后代还是大多不成器呢?

说白了,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朱家后代为啥那么多奇葩,还真跟朱元璋这严厉教育脱不了干系。就像他在《皇明祖训》里说的:“我子孙后代,都得听我的,别自作聪明,把我定的法子改了,一个字都不准动。”

朱元璋也太自以为是了,就算他说的当时对,一百年后还能对吗?还“一个字都不准改”,这也太自大、太自恋了吧。

历朝历代都看重“祖训”,但没一个开国皇帝像朱元璋这么“不讲理”的。

其实这种悲剧在很多家都一样,父母总觉得啥都替孩子想好了、规划好了,孩子照着走就成,可现实往往啪啪打脸。

说到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得自己闯、自己变,才能活出精彩。要是父母把啥都替他们规划好了,反倒成了枷锁,就算成功了,也脆弱得很,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散架了。


上一篇: 元以宽仁失天下是真的吗-朱元璋为何要这么说 (元以宽仁失天下原文) 下一篇: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论功行赏-刘伯温的爵位为什么低 (朱元璋建立明朝是哪一年)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