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南京六部衙门每天都在做什么-明朝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之后 (原来的南京)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南京六部衙门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正式从南京迁都北京,迁都北京的明朝继续实行,两京制,,南京依然保留了包括六部,吏、户、礼、兵、刑、...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直接把首都从南京搬到了北京。不过明朝还是搞了个“两京制”,南京那边照样留着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这些中央机构。那问题来了,明朝搬走首都后,南京的六部衙门每天到底在忙活啥呢?
跟这个“两京制”配套的,明朝在北京和南京各设了个中心,搞了北直隶省(差不多就是现在的河北)和南直隶省(差不多是现在的安徽、江苏、上海)。为了突出两京的特殊性,这两个直隶省下面的府州县都归京师衙门直接管,没设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这些地方大员。

这么一来,南京六部衙门其实就顶了南直隶省的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的活儿。比如其他省份的乡试都是各省布政使衙门管,南直隶的乡试就得靠南京礼部和南京翰林院;其他省份的刑案归按察使,南直隶的刑案则归南京刑部。

而且啊,朱棣虽然把首都搬北京了,但还是把一部分中央职能留在了南京。比如说,明朝全国的黄册(就是核实户口的档案)搬都之后,还是存在南京户部那儿。再比如南京工部,不光管北京皇宫的器物制造,还得管江南地区的工程修建,权力范围早就超出南直隶省了。

在南京这六部里,兵部的实权最大。它管着包括南直隶在内的整个江南地区的军事防务,名义上手下有二十多万兵呢。江南的马政、船政、驿站这些事也归南京兵部管,明朝东南的军政大权,一大半都在南京兵部手里攥着。

明朝搬走首都后,南京六部的地位和权力确实降了不少。但在南直隶省地界儿里,六部还是能管地方上的事,有些衙门的权力甚至覆盖了最富庶的东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