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朱元璋剃光了头发和胡须-朱檀是什么人 (被朱元璋剃光头的是谁)
朱檀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正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个皇帝儿子多了,必然是什么样的都有,性格、才华、能力、品行等各方面都会有迥然不同的存在,所以即便是一个雄才大...
朱檀的故事,大家听过吗?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里,有这么个特别的主儿——生下来俩月就封王,结果不到二十岁就把自己作没了。
常言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皇帝儿子一多,那真是啥性格、啥本事的都有,参差不齐太正常了。朱元璋一生生了26个儿子,质量嘛,自然也是五花八门。这第十子朱檀,就是其中最“亮眼”的一个。
有多亮眼呢?说白了,就是“恩宠爆棚”和“荒唐透顶”的结合体。
朱檀是朱元璋和郭宁妃的儿子。说起郭宁妃,可能有人知道,那是朱元璋后宫里挺得宠的一位。早先朱元璋还穷得叮当响的时候,郭山甫(郭宁她爹)就觉得这人不简单,将来肯定有大出息,立马让两个儿子跟着朱元璋干革命,又把女儿送给了朱元璋当妾室,也就是后来的郭宁妃。
郭宁妃受宠程度有多高?有一阵子,马皇后和李淑妃都去世了,她直接“摄六宫事”,相当于代理皇后,朱元璋最倚重的就是她。她生的朱檀,自然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虽说不是皇后嫡子,但待遇跟嫡子差不多。
所以朱檀一出生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俩月不到就被封了藩王,这待遇,在朱元璋儿子里都算顶级的了。洪武三年,朱元璋第一次分封儿子们,朱檀才俩月大,名字都还没记全呢,圣旨就下来了。
十五岁那年,朱檀娶了开国功臣汤和的女儿汤氏当王妃。汤和在朱元璋手下,算是少有的善终功臣了——早先朱元璋还讨饭的时候,就是汤和撺掇他参加义军的。
成婚后,朱檀和汤氏去了兖州就藩。一开始嘛,他还算像样,“好文礼士,善诗歌”,听着挺像个文化人。可没人管着时间长了,朱元璋鞭长莫及,他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兖州城里早给他建好了王府,这位爷不乐意,非跑到城外又修了个城苑,带着王妃住外面。朱元璋知道后,气得够呛——这是其一。更气人的是,朱檀在兖州交了一堆朋友,其中还有道士,后来迷上了金石丹药,整天琢磨着“长生不老”。
《明史》里写他“饵金石药,毒发伤目”,说白了就是吃丹药吃坏了眼睛,身体也垮得快。十九岁那年,人就没了,留下个刚满月的儿子朱肇煇。朱元璋对这个儿子失望透顶,死后给了个“荒”字当谥号——“鲁荒王”,听着就荒唐。
关于朱檀,民间还有个更离谱的传说。说他迷上丹药后,总追求那种“欲仙欲死”的幻觉,金石丹药能放大感官,对男女之事也“有帮助”。时间长了,道士跟他说,得找个“好引子”效果才更好。朱檀一听,立马答应,于是那阵子,王府老找七八岁的小男孩来玩,给好吃的、好玩的,背地里却把不少孩子给阉了。附近百姓苦不堪言,这事最后传到朱元璋耳朵里。
朱元璋派人一查,火冒三丈,涉案的全被凌迟处死,包括王妃汤氏,朱檀自己也被处以“髡刑”(剃光头发)。不过也有人说,是因为朱檀在城外修宫殿惹怒了朱元璋,逼着汤氏自杀,朱檀被剃头发。
但正史和笔记里都没写汤氏那时候死了,实际上朱元璋去世后,她还活着。《明史》里还提到朱檀的庶子朱肇煇,是汤氏一手带大的,“母妃汤,信国公和女,抚育教诲有度”。所以可能有人编,朱檀其实娶了两个汤氏,第一个被弄死后,又娶了汤和的另一个女儿?真假难辨了。
说说这个“髡刑”吧。现在看,剃光头发算啥惩罚?但在古代,这侮辱性可太大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头发能剪,但不能剃光。当初清朝搞“剃发易服”,多少人反抗?血流成河。上古时期,剃光头发本身就是种刑罚,先秦时挺常见。
比如稷下学宫的淳于髡,很可能就是受过髡刑才叫这名字。这人跟孟子辩论过,把孟子怼得够呛,那个“嫂子掉水里救不救”的问题,就是他抛出来的。所以现在还有人说:“孟子遇见淳于髡,不死也得头发昏。”三国时期也挺流行髡刑,但一般不会单独用,得搭配别的刑罚,比如剃了头发还得去服劳役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