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明朝为什么还那么穷-明朝无需缴纳岁供又没有奢侈的皇帝 (明朝为什么还要修长城)

你真的了解明朝很穷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朝鼎盛、宋朝最富,为什么到了明朝科技和经济都有所发展却很穷?我们暂且不说唐朝,宋朝还要每年缴纳供奉的情况下,百官的俸禄依然很高,而明朝呢?明...

admin

明朝真的穷吗?很多人可能觉得,唐朝鼎盛、宋朝最富,明朝科技经济都有发展,咋就穷了呢?明朝不用给别的国家交岁供,皇帝也没特别奢侈的,为啥还是这么“穷”呢?

明朝刚那会儿,发工资完全不是事儿,可到了万历年间,有时候给官员发工资居然得用实物代替银两,这在整个封建王朝里也就明朝这么干过。那问题来了,明朝为啥这么穷?难道是税收收不上来?

明朝为什么还那么穷-明朝无需缴纳岁供又没有奢侈的皇帝 (明朝为什么还要修长城)(图1)

万历皇帝画像

税收低只是其中一方面

说起税收,明朝可能是最低的之一。唐、宋、元、清的农业税率大概都在7%左右,明朝却一直保持在4%以下,明末甚至低于2%。数据对比更明显:万历初年税收约2217万两白银,北宋宋真宗时期收入高达1.6亿两,清朝光绪年间也有8000万两,确实低了不少。

明朝为什么还那么穷-明朝无需缴纳岁供又没有奢侈的皇帝 (明朝为什么还要修长城)(图1)

明朝钱币

而且明朝特别重农抑商,商业税收得少得可怜。明初朱元璋还规定,民间可以随便开矿,不收任何费用,矿冶这块儿政府一分税都没有。

按理说税收低,官员工资也低,不至于发不起俸禄,偏偏就出了这问题,就得说说朱元璋给朱家子孙定的规矩了。

不断增长的明朝朱姓贵族

朱元璋规定,子孙后代不准干农工商,只能领俸禄。他可能是为子孙着想,但没考虑过这事儿靠不靠谱。明初朱家才58人,到了万历年间,光宗室就到了6万多人,还一直在涨。万历初年税收2217万两,光宗室岁禄就853万石,占了全国税粮总收入的37%!

明朝为什么还那么穷-明朝无需缴纳岁供又没有奢侈的皇帝 (明朝为什么还要修长城)(图1)

白银

皇家宗族的开销没限制,不像其他朝代有皇室庄园收入,他们的钱直接从国库出,连木材、金属、绸缎都供着。万历自己节俭,可各地宗室开支太大,只好压缩百官、宦官、宫女的工资。

宫廷开支同样巨大

皇帝节俭不代表故宫开销就小。就算万历在张居正建议下取消了元宵灯会、不修宫殿,故宫里还是一大片地方。72万平方米的面积,15万平方米的建筑,里面还有湖泊、别墅、寺院,宦官的住宅,甚至烤饼坊、造酒坊、甜食坊,皇室要啥都自己造。这么大地方,每年维修费都是“天文数字”,更别提其他开销了。万历年间宫里宦官就上万,加上宫女和皇室,上万人没问题。为了防止这些人死了没地方安葬,还得准备2000多口棺材备用,光这棺材钱也不少。

明朝为什么还那么穷-明朝无需缴纳岁供又没有奢侈的皇帝 (明朝为什么还要修长城)(图1)

故宫

宦官的“灰色”收入

朝廷为了省钱,压缩了宦官的工资,但有权有势的高级宦官可不受影响。他们在皇城里有高级住宅,还有“情妇”(这个以后专门写),维持这么大开销,自然得搞点歪门邪道。比如管仓库的宦官,拿劣质货充优质货,朝廷收的好东西就被他们卖掉,除了皇室用的,其他都敢以次充好。最后坑的还是明朝国库,影响政治。

明朝为什么还那么穷-明朝无需缴纳岁供又没有奢侈的皇帝 (明朝为什么还要修长城)(图1)

明朝宦官剧照

这么一来,本就不多的收入,加上万历年间几次对外战争,国库亏空,官员工资只能发实物。最著名的就是张居主导的胡椒苏木折俸,万历规定京城官员的月俸都用国库里的胡椒和苏木折抵。京城一下子堆了几万斤胡椒苏木,价格暴跌,官员卖不了几个钱,养不了家,三个月就停了。毕竟很多人还得靠工资过日子嘛。

明朝为什么还那么穷-明朝无需缴纳岁供又没有奢侈的皇帝 (明朝为什么还要修长城)(图1)

胡椒

现在很多人抱怨“拼爹”,其实明朝才是真“拼爹”。一出生在朱家大宗族,一辈子衣食无忧。比起他们,现代人幸福多了,能靠自己努力。当然宗室里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幸福,虽然领着国家俸禄,但不能当官,理想抱负实现不了,也挺压抑的。万历皇帝在张居正“逼迫”下省吃俭用,有时候生活还不如高级宦官惬意,可这么省也没用。明朝一开始的制度不完善,不改的话,万历年间的“穷苦”现象就解决不了,发不起工资的事儿总会发生,统治者又不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明朝才会出现这种怪事。


上一篇: 明朝末年的东林党是个怎样的团体-在不少人的印象中 (明朝末年的东林党) 下一篇:清朝大臣为何只会拍马屁-明朝大臣为什么不怕死敢死谏皇上 (清朝大臣为何都要佩戴佛珠)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