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当明朝灭亡时-曾经威风凛凛的锦衣卫去了哪里 (明朝灭亡时候)

锦衣卫是一群作风彪悍的人,他们出现的地方,就会掀起一片腥风血雨——这并非夸张之语,洪武四大案,之中的两个,,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就是由锦衣卫直接策划并办理的,两个案件前后株连蔓引了4万多人,那可是...

admin

锦衣卫这帮人,作风是真的彪悍。他们一出现,哪儿哪儿都得掀起一片腥风血雨——这话可不是瞎吹。就说“洪武四大案”里的胡惟庸案、蓝玉案,都是锦衣卫直接操办的。前后牵连进去的,足足有4万多人。4万多条人命啊,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锦衣卫的权力大得吓人,理论上讲,除了皇帝本人,他们想抓谁就抓谁:皇亲国戚、王公贵族、统兵大将,都不在话下。所以啊,再横的角色,见了锦衣卫都得绕着走,躲得远远的。

当明朝灭亡时-曾经威风凛凛的锦衣卫去了哪里 (明朝灭亡时候)(图1)

电影《绣春刀2》里有个场景,锦衣卫三兄弟追杀魏忠贤的党羽许显纯,结果把两个值夜的五城兵马司校尉吓得抱头鼠窜。平时这五城兵马司校尉也是横着走的主儿,见了锦衣卫都怕成这样,更别提其他人了?

除了朱元璋曾经短暂取消过,明朝近300年都有锦衣卫晃悠。可以说,锦衣卫跟明朝真是“同呼吸共命运”到了最后。那1644年明朝一完蛋,曾经威风凛凛的锦衣卫都跑哪儿去了呢?

指挥使骆养性投降了清廷

锦衣卫的老大叫指挥使,正三品,比六部尚书低一级。最后一任指挥使叫骆养性,后来还升到了左都督,跟六部尚书平起平坐了。

骆养性在崇祯朝干过件大事:弹劾出京督师的内阁首辅周延儒谎报大捷,直接把这位三朝元老给扳倒了。1644年3月,李自成打进北京,骆养性被农民军抓了,被逼着交了3万两赃银。后来多尔衮带清军赶走李自成进了北京,骆养性就投降了清廷。多尔衮立马让他当天津总督。

在天津总督任上,骆养性给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他跟清廷请示,免了明朝末年加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税,只收正常的税和一点点火耗。多尔衮还真批了,说“谁敢偷偷加税,就按贪官办!”不过后来他因为擅自迎接南明弘光帝的使臣左懋第,被革职了。清廷也没真跟他过不去,给了他个太子太傅、左都督的虚衔挂着。

指挥同知李若琏自杀殉国

锦衣卫的副职叫指挥同知,一般有两个,从三品。李若琏是崇祯元年的武进士,进了锦衣卫当指挥同知。这人在锦衣卫里算是个异类,为啥?因为当时长安的老百姓怕厂卫跟怕老虎似的,可李若琏做事公道,大家反而都夸他。

当明朝灭亡时-曾经威风凛凛的锦衣卫去了哪里 (明朝灭亡时候)(图1)

李若琏办过袁崇焕案,当时审讯一个被怀疑是袁崇焕奸细的木工。他觉得这事不对劲:袁崇焕那么大官,就算有二心,也用不着找个木匠当奸细吧?他就反复审问,木工才说实话:“捕营的人用酷刑逼我,让我这么说,不然就打回去,当时就有人被夹死了。我是山西人,在北京当木匠,压根没去过辽东啊!”

李若琏查清楚木工是被冤枉的,如实上报。崇祯不信,又让锦衣卫刘侨再审。刘侨回来汇报说木工就是奸细,崇祯信了,把袁崇焕给凌迟了。李若琏因为这事儿被降了两级,他还笑着说:“我可不能用一条人命换一个官位。”

1644年,李自成猛攻北京,李若琏守着崇文门,最后自杀殉国了。死前留了句话:“死就死在今天这事儿上;悲什么,后人又何必知道呢?”

锦衣卫机构被清廷收编

除了骆养性和李若琏,其他锦衣卫呢?有的跟着骆养性投降了清廷,比如堂上指挥王鹏翀、乔可用,都在清廷里当了官。有的被李自成的军队追赃打死了,像西司房提督孙光,西司房的刘应袭、马国瑊、齐昌国,北镇抚司的梁清宏,东厂的赵泗洲这些人,都在追赃时被拷打死了。有的跑了,比如北镇抚司的吴邦辅,北京城破后逃去了南京。还有的跟着南明小朝廷,比如广东都指挥使马吉翔。他先后拥立了隆武帝、永历帝,自己也当上了锦衣卫指挥使。1657年转行当大学士,后来还成了内阁首辅。马吉翔创了个纪录:他是大明300年里,唯一从锦衣卫升到内阁首辅的。

清廷入关后,把锦衣卫收编了,官名什么的都还用着,就是没了侦缉和监狱的职能,改成了皇帝的仪仗队。一年后,清廷把锦衣卫改名叫“銮仪卫”。这么一来,存在了近300年的锦衣卫,就从历史里彻底消失了。


上一篇: 明朝的锦衣卫看似风光-但他必须学会哪些技能 (明朝的锦衣卫最后去哪了) 下一篇:锦衣卫的权利是怎样达到巅峰时期-明成祖朱棣即位后 (锦衣卫的权利有哪些)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