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的主要职能都有哪些 (做侍卫朕)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
锦衣卫这名字听着就挺带感的,其实就是明朝皇帝的专属情报+军事机构。最早是朱元璋搞的“拱卫司”,后来改成“亲军都尉府”,还管着仪鸾司,说白了就是给皇帝扛旗、站岗、当保镖的。

作为皇帝的贴身侍卫部队,锦衣卫主要干两件事:“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简单说,就是平时守着皇帝,闲着的时候出去抓人、审人,偶尔也去收集点军情,策反敌方的将领。
侦缉和廷杖
“巡查缉捕”是锦衣卫和其他朝代禁卫军最大的不一样,负责抓人的是南、北镇抚司。北镇抚司是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新设的,专门管皇帝亲自点的案子。成化元年,又给北镇抚司单独刻了印,所有刑狱不用经过本卫,自己说了算。北镇抚司有自己的诏狱,抓人、审讯、处决都自己来,不用理刑部、大理寺这些司法部门。南、北镇抚司下面设了五个卫所,头头叫千户、百户,小兵叫校尉、力士。
廷杖就是大臣惹恼了皇帝,被拖出午门打板子。动手的是锦衣卫校尉,监刑的是司礼监太监。打之前先扒了官服,用草绳捆在地上,打80棍,每5棍换个人,一共16个校尉。打多重全看监刑太监的动作:要是太监脚站成外八字,受刑的人还能留条命;要是脚尖并拢,基本就交代了。明朝总共打了500多次,活活打死的有50多个。
作为皇帝的贴身保镖,锦衣卫得防着点有人害皇帝。所以他们天天出去打听,谁说了什么不该说的,做了什么可能威胁皇位的事,抓来审审。皇帝特许他们这么干,慢慢就成了特务头子。
洪武时期,锦衣卫有虐待犯人的,朱元璋看不下去,下令烧了刑具,废了他们的这项权力。结果朱棣上台又给恢复了,还加了码。他设了北镇抚司,专门管“诏狱”,抓人审人不用理刑部、大理寺这些部门。明宪宗成化年间又给北镇抚司单独刻了印,案子直接报皇帝,不用经过指挥使,权力大到没边。负责抓人的官校叫“缇骑”。权力没约束,他们为了升官乱抓人,罗织罪名,扩大牵连,冤假错案一堆。
对外情报
搜集军事情报也是锦衣卫的活。《明实录》里记了不少,主要是盯着瓦剌那边。不光小兵,军官也会派出去打探地形、搞情报。反情报也是他们的职责,不管是军队还是地方,要是藏着奸细或者危险分子,锦衣卫都能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