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李自成常常被明军击败都能死灰复燃-清朝一败后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李自成受到拥护的原因)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自成和清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没有李自成,京城不会那么容易陷落,清军也是打不进关内的,而最后的胜利果实被满清窃取,李自成什么都没有捞到,还成了满清的嫁衣,在起义的过...

admin

李自成被明军打败好几次都能东山再起,怎么清军一打就垮了?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

要是没有李自成,清军想进关门儿都没那么容易。最后胜利的果子被满清摘了,李自成自己啥也没落着,还成了别人的垫脚石,想想也挺憋屈。

起义那会儿,李自成好几次差点儿玩完,好几年里总被明军揍得找不着北,但起义军总能缓过来接着干。面对明军,李自成能翻盘,为啥碰上清军就不行了?

李自成常常被明军击败都能死灰复燃-清朝一败后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李自成受到拥护的原因)(图1)

明军为啥总也打不死李自成?两线作战,忙得焦头烂额

对崇祯来说,李自成就是块心病。杨嗣昌当年就说过,得先安内才能攘外。说白了,农民军比满清还让人头疼,满清好歹还有山海关挡着,而且从来没攻破过。要不是后来吴三桂投降,清军压根儿进不了关。可不管崇祯怎么使劲儿剿,李自成这伙人就跟野草似的,烧不完春风一吹又长起来了。

史料里这么写:

“杨鹤抚贼不效被逮,洪承畴代鹤,张福臻代承畴,督诸将曹文诏、杨嘉谟剿贼,所向克捷,陕地略定。而山西贼大盛,剽掠宁乡、石楼、稷山、闻喜、河津间。”

崇祯四年,猛将曹文诏他们平了陕西的乱子,结果山西的贼又起来了。明廷天天忙着剿匪,可这边刚按下去那边又冒出来。为啥叫“流贼”?就是因为他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想彻底剿灭,太难了。

李自成常常被明军击败都能死灰复燃-清朝一败后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李自成受到拥护的原因)(图1)

崇祯八年,卢象升升了右副都御史,管着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的军务,崇祯还给了他尚方宝剑,这下卢象升权力可大了。在他的带领下,明军连打胜仗,农民军实力一下子缩水不少。崇祯九年,卢象升把祖宽、祖大乐、罗岱的队伍凑一块儿,在七顶山把李自成的骑兵打惨了,李自成的部队几乎被团灭了。

可就在卢象升快要把李自成彻底搞定的时候,辽东那边突然告急,京城也戒严了,卢象升被调去守北京。他一走,起义军又缓过劲儿来,接着闹腾,后来还越发展越壮大,越来越难收拾了。

而且崇祯面对的也不止李自成这一支队伍,前面有王二、高迎祥,后面有李自成、张献忠,张献忠后来还建了大西政权。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崇祯就那么点兵力,总得拆东墙补西墙,来回折腾,根本没法彻底剿灭农民军。往往是刚要搞定农民军,满清又打过来了,崇祯只好抽调剿匪的部队去打清军,两线作战把明军累得够呛,哪还有力气彻底平叛。

李自成常常被明军击败都能死灰复燃-清朝一败后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李自成受到拥护的原因)(图1)

明末对老百姓压榨太狠了

为了搞钱,崇祯搞了三饷:辽东打仗要辽饷,剿匪要剿饷,练兵要练饷。再加上那几年天灾不断,干旱、蝗灾、瘟疫轮着来,中原百姓根本活不下去。

“神宗末增赋五百二十万,崇祯初再增百四十万,总名辽饷。至是,复增剿饷、练饷,额溢之。先后增赋千六百七十万,民不聊生,益起为盗矣。”

没饭吃,朝廷还一个劲儿搜刮,大伙儿只好跟着起义军混。这也是为啥李自成被打败好几次,只要他一招呼,立马就有很多人跟着走。不是李自成多有本事,是老百姓没活路了,才不得不当流寇。

不光老百姓,明军士兵也苦。军饷总发不及时,军里还有贪腐、吃空饷的,很多士兵活不下去,也跑农民军那边去了。崇祯收的税越来越多,老百姓没饭吃,参加农民军的就更多,这么恶性循环,根本停不下来。

要是不能让老百姓吃饱饭,平叛就是做梦。自古以来,只要有口吃的,老百姓谁愿意造反?要是崇祯能解决钱的问题,不从老百姓身上割肉,起义军或许还有希望。

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灭了,那些三饷、赋税自然也没了,毕竟当时口号是“迎闯王,不纳粮”。满清打败李自成占了北京后,也做了些安抚百姓的事,李自成想东山再起就难多了。

李自成常常被明军击败都能死灰复燃-清朝一败后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李自成受到拥护的原因)(图1)

孙传庭没趁热打铁,给李自成留了条命

“承畴、传庭合击于潼关原,大破之。自成尽亡其卒,独与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溃围,窜伏商、洛山中。其年,献忠降,自成势益衰。”

崇祯十一年,明军在梓潼把李自成打得大败,洪承畴、孙传庭又在潼关把他彻底击溃,李自成几乎成了光杆司令,带着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个人逃进了山里。

这大概是李自成最惨的时候,百万大军被打剩十几个人,要是孙传庭再追一步,想办法把李自成干掉,农民军想再起来,估计得好久。

明军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问题牵扯着,比如崇祯多疑,文臣们说坏话,党争不断,再加上满清随时可能打过来。孙传庭本事再大,也解决不了这些,他只是个武将,得听上级的。结果这么好的剿灭机会,眼睁睁看着溜走了。

李自成常常被明军击败都能死灰复燃-清朝一败后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李自成受到拥护的原因)(图1)

人无头不走,李自成本人没了

好几年里,李自成好几次绝处逢生,能翻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还活着。只要李自成活着,就能靠自己的号召力拉队伍,他要是一死,起义军立马就成了散沙。

“秋九月,自成留李过守寨,自率二十骑略食山中,为村民所困、不能脱,遂缢死。”

公元1645年,清军追着打,李自成一路败退,到了九月,他路过一个村寨,带着二十个人去抢吃的,结果被村民抓住了,给勒死了。李自成具体怎么死的,说法很多,但他确实死了。

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李自成一死,起义军群龙无首,跟没头的苍蝇似的。要是他还活着,再翻盘也不是没可能。毕竟当时老百姓还是缺衣少食,到处都在打仗,可李自成已经死了,一切都没了。

李自成和崇祯,其实都给满清当了嫁衣。崇祯两线作战累死累活没效果,满清却能多线作战,最后问鼎中原,统一天下。

李自成常常被明军击败都能死灰复燃-清朝一败后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李自成受到拥护的原因)(图1)

这里面有运气成分,也有人心的复杂,更重要的可能是战争让人口一下子少了很多。人少了,地没少,粮食就够了,老百姓也就不想造反了,毕竟大家骨子里还是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的。


上一篇: 允许百姓吃猪肉吗-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国家提倡多吃猪肉) 下一篇:努尔哈赤第一个打的人是谁-清朝皇帝如果在地府相聚的话 (努尔哈赤第一任大妃是谁)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