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工资有多少钱-清朝领侍卫内大臣是做什么的 (他们的工资有多高英语)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领侍卫内大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清朝时期的,领侍卫内大臣,是干嘛的?,清史稿·职官志,有载,领侍卫掌董帅侍卫亲军,偕内大臣、散秩大臣翊卫扈从,清朝时期的宫廷侍卫和...
清朝时期的“领侍卫内大臣”是干嘛的?《清史稿·职官志》里说:“领侍卫掌董帅侍卫亲军,偕内大臣、散秩大臣翊卫扈从。”说白了,就是管着宫里的侍卫亲军,跟内大臣、散秩大臣一起保护皇帝。
那时候的宫廷侍卫和皇帝亲军,都归“侍卫处”管,而“领侍卫内大臣”就是侍卫处的老大,活儿可不少:保护皇帝、守着皇宫、查宫门;皇帝出门溜达,得跟着保驾,还得管住处的安全。这么说吧,要是只看管着宫里的侍卫,那差不多就是现在的中央警卫局局长;但要是加上管上三旗亲军这活儿,又有点像北京军区司令的意思了。再说了,这官儿还是正一品,搁现在妥妥的正国级。而且啊,领侍卫内大臣一般都皇帝信得过,基本都能掺和朝政大事。

这么看,清朝的领侍卫内大臣,差不多就是兼着中央警卫局局长、北京军区司令的常委,正儿八经的正国级领导。
那这么个高级武官,一年能拿多少工资呢?

按《大清会典》的记载,工资分三块:
1、基本工资——年俸。领侍卫内大臣是正一品在京武官,年俸180两银子,禄米180斛。按清朝中后期银两和现在人民币的换算,一两银大概能换300块,一斛米有130斤,现在米价2.5块一斤,那180斛米就是180×130×2.5=58500块。算下来基本工资就是180×300=54000块加上58500块,一共11万多。雍正觉得京官太苦,后来加了“双俸”,所以雍正朝以后,这个基本工资就翻倍到22万了。

2、侍从工资——名粮。朝廷给高级官员发补贴,用来养随从。按随从每人每月3两银子加1两米折算银子,领侍卫内大臣能配8个随从,每月就是8×(3+1)=32两,一年下来32×12=384两,换算成人民币就是384×300=115200块,差不多11.5万。
3、高薪养廉——养廉银。雍正搞“高薪养廉”,武职官员从雍正五年开始有养廉银,乾隆十年定了数,领侍卫内大臣每年900两,900×300=27万。

这么一加,正常工资就有22万+11.5万+27万=60.5万。
不过,这60多万只是明面上的。真正的大头,其实是那些拿不上台面的灰色收入。为啥这么说呢?因为领侍卫内大臣手里握着几个大权:一是考核宫里各级侍卫;二是挑侍卫、管他们升迁贬黜;三是管王府属官的选拔和派遣。
清朝的侍卫可不是普通武夫,官儿都不小。一等侍卫是正三品,副部级;二等正四品,差不多正厅级往上;三等正五品,正厅级往下一点;蓝翎侍卫正六品,副厅级再往下点。关键的是,宫里的侍卫因为伺候在皇帝身边,升迁机会特别大。到了乾隆朝,从侍卫干起,一步步升到朝廷大官或者地方大员,基本就是满洲上三旗子弟的最佳路径了。

清代侍卫形象
可挑侍卫、管升迁的权力,全在领侍卫内大臣手里。进了宫,侍卫们的命运都捏在他手里,这么大的权力,每年能有多少人来求他办事、送好处,想想也知道。而且他还管王府属官的挑派,王爷们也得巴结他,时不时得送点东西。所以啊,这些灰色收入才是真正的“大头”,让他轻松就能年入百万。

清代王府
参考文献:《大清会典》、《清史稿·职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