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当时蒙古军队战斗力那么强-朱元璋是如何推翻元朝的 (蒙古军兵力)

对朱元璋推翻元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成吉思汗统领蒙古大军以来,蒙古兵的战斗力一直是让其他军队畏惧的,但是朱元璋却是带领徐达,常遇春等大将先后除去了陈友谅和张士诚,...

admin

今天想聊聊朱元璋是怎么把元朝给推翻的,这过程可太有意思了。

自打成吉思汗带着蒙古大军横扫天下,蒙古兵的战斗力那真是让其他军队闻风丧胆。但朱元璋不一样,他带着徐达、常遇春这些猛将,先把陈友谅、张士诚给收拾了,最后硬是把元王朝给干趴下了。

当时蒙古军队战斗力那么强-朱元璋是如何推翻元朝的 (蒙古军兵力)(图1)

1360年之前,明军人数可不少,每年吃喝拉撒都是大问题,粮草紧张得很。朱元璋就想了个辙——屯田制。不光自己人种地,还帮着老百姓修水利,这下明军粮草充足了,为后来的决战打下了好底子。

决战前,陈友谅带着六十万大军来啃朱元璋的边关重镇洪都。明军由朱元璋侄子朱文正带着,硬是守了八十五天,愣是一步没让陈友谅的兵踏进来,这防守打的,绝了!

七月,朱元璋带着二十万大军杀向陈友谅,鄱阳湖上决战。陈友谅军队是明军的三倍,人多势众啊!但朱元璋脑子活,用火攻。顶着陈友谅的猛攻,一把火把对方的船队给烧了,反败为胜,直接把陈友谅打趴下了。

收拾完陈友谅,朱元璋立马调转枪头,开始打另一个大势力——张士诚的“吴”政权。

元末那会儿,张士诚就是个防御战高手。早年起兵时,他带着几万人守高邮,硬是顶住了元军百万大军,死守四十天后反杀,这守城能力,谁不佩服?

这次也一样,朱元璋把张士诚的老巢平江围住,张士诚就是不出城。明军在城外搭了三层木塔楼,用弓弩往城里射,结果没啥用。后来急了,动用了襄阳炮——这可是铜铸的重型火炮,威力大,射程远,炮弹不光把平江城砸得稀巴烂,还有一颗直接落进了张士诚的王宫里,吓死他了吧?

这场仗打的可真叫艰难,算是人类战役史上比较早的炮兵、马队、步卒协同作战的例子。八个月后,明军总算拿下平江,灭了张士诚。不光政治意义重大,军事上更重要——打败了当时最擅长守城的张士诚,这下再也没人能挡明军的路了。

把这些战役比作现代拳王争霸赛的话,之前明军跟陈友谅、张士诚抢地盘,就是预选赛,目的是拿到挑战“拳王”——元王朝的资格。

不过跟消灭张士诚、陈友谅比起来,挑战元王朝,看似简单,其实难上加难。元末各地农民起义后,还没哪支军队能北伐成功呢。

再往前翻历史,也没哪位开国皇帝是靠从南向北统一天下的。明军北伐元朝,不光是改朝换代,简直是逆天改命啊!

最后明军为啥能成?除了战术对、政治策略好(两路北伐,先打山东再取大都,还搞民族平等、军纪严明),军事上也准备得足足的。

首先是骑兵,这可是明军跟元王朝比最大的短板。虽然专业骑兵上,后天训练的明军肯定比不过蒙古老马,但明军士兵也有自己的绝活——长期严格练出来的“军令如山”,还有能吃苦耐劳的劲儿。

明军能赢,就是把这俩优势给玩到极致了。

明军跟元朝主力骑兵的经典决战,有两场特别出名:太原之战和定西沈儿谷之战。

太原之战,徐达和常遇春两位大将齐上阵。本来明军想直扑太原,元朝名将王保保将计就计,提前带兵驰援太原,在郊外靠着人数优势挡住了徐达主力。徐达这下可危险了,但他胆子大,趁夜带兵劫营,主力豁出去突袭元军大营,一场混战下来,干掉元军四万,俘虏四万,直接把王保保的计划给打乱了。

要说太原之战是元军大意了,那定西沈儿谷之战,更能看出明军的厉害。

明军打到甘肃时,元将扩敦帖木儿反客为主,反而攻击兰州,想让明军去救,好趁机包围。徐达带着明军赶到定西沈儿谷,跟元军对上了。这时候明军人数少,后勤还跟不上,真够难的。

徐达使出了“疲敌计”,命令军队白天黑夜擂鼓、大声喊,假装要总攻,可就是不真打。期间还多次打退元军的反击,就这么耗着,几天下来,元军被拖垮了。徐达瞅准时机,连夜下令总攻,主力直扑元军大营,一番厮杀,俘虏了八万六千人,还缴获了五万匹驼马。扩敦帖木儿带着一家老小灰溜溜跑了,这可是自成吉思汗以来,蒙古骑兵挨的最狠的一次打。

明军为啥这么牛?就是因为他们打仗冲击猛,军令如山执行力超强,再苦的环境也能扛。靠着这股劲儿,朱元璋最后当上了皇帝,明军的威名,好长时间都让敌人听得腿软。


上一篇: 朱元璋在北伐灭元朝时-为什么放弃了元朝的领土 (朱元璋北伐地图) 下一篇:元朝皇帝的统治为何如此短命-主要的原因有哪些 (元朝 统治)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