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他是向忽必烈献策灭宋的汉将-最后下场如何 (忽必烈的叔叔)

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刘整,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在与蒙古,以及元朝,作战的政权中,南宋是抵抗时间最长的,从1235年到1279年,持续了四十多年的时间,蒙古似乎一直没有找到南宋...

admin

历史上有个叫刘整的汉将,对宋蒙战争的影响大到让人意外。南宋跟蒙古(后来元朝)打了四十多年,从1235年拖到1279年,愣是没被彻底灭掉。蒙古那边好像一直摸不着南宋的软肋,直到忽必烈遇到这个刘整,才突然开了窍。准备几年后,元朝大军南下,直接把南宋给端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才算画上句号。那刘整到底啥来头,能这么大能量?

刘整,字仲武,邓州穰城人。这地方在他出生71年前就归金朝管了,所以严格说,刘整不算南宋土生土长的人。但他脑子好使,骑射功夫也了得,属于智勇双全那类。金朝快完蛋的时候,刘整投奔了南宋,归在名将孟珙麾下,立了不少战功,当时人还叫他“赛存孝”(跟唐代猛将李存孝齐名)。后来他打蒙古有功,被封为潼川十五军州安抚使、知泸州军州事,也算是一方大员了。

他是向忽必烈献策灭宋的汉将-最后下场如何 (忽必烈的叔叔)(图1)

不过刘整在南宋混得并不顺心。南宋朝廷一直防着他,觉得他是“归正人”(从金朝投降过来的),不信任;加上他顶头上司吕文德、俞兴这两位,不仅抢他的功劳,还想用“打算法”整他。

啥是“打算法”?说白了就是权臣贾似道搞的一套,名义上是要查各地军费开支、追缴赃款,看着挺公正,但当时哪个将领没点毛病?结果这玩意儿成了打压异己的工具。俞兴先派人去查刘整的军费账,接着又用军事命令召他,刘整没去,俞兴就反过来诬陷他。刘整没直接反,而是向朝廷申诉,结果石沉大海,屁用没有。

他是向忽必烈献策灭宋的汉将-最后下场如何 (忽必烈的叔叔)(图1)

那时候南宋已经杀了两个大将,刘整吓坏了,面前就两条路:要么等死,要么反叛。他选了后者,1267年7月,带着泸州十五个郡、三十万户投降了元朝。后世史学家都说,“宋元战争后期的关键人物,不是伯颜,而是降将刘整”。那他到底干了啥?

头一件大事,献计打襄阳。1267年刘整见忽必烈,直接说:“宋主弱臣悖,立国一隅,今天启混一之机。臣愿效犬马劳,先攻襄阳,撤其扞蔽。”意思就是南宋皇帝无能,大臣瞎搞,现在正是统一的好机会,他愿意带兵先打襄阳,拔掉南宋的屏障。这建议当时朝臣反对,但忽必烈听进去了,让他当镇国上将军、都元帅,去围襄阳。

第二件,给元朝练水军。南宋水军厉害,刘整就负责元朝水军建设,据说“造船五千艘,日练水军,雨不能出,也画地为船练”,硬是练出七万精锐。襄阳一破,他又献策:“襄阳破,则临安摇矣。若将所练水军,乘胜长驱,长江必皆非宋所有。”后来元朝水军顺江而下,丁家洲之战、焦山之战把南宋水军打崩了,一路打到临安,南宋就这么没了。不过元朝统治者不厚道,没让刘整参加灭宋最后一战,刘整气得不行,六十三岁就郁郁而终了。刘整叛宋,说到底还是南宋内部太烂了,他本来不想当叛徒,最后却成了叛徒。


上一篇: 成为元朝的建立者呢-忽必烈为什么能够最终获胜 (建立元朝) 下一篇:为什么说他是促成分裂的罪魁祸首-忽必烈反对蒙古分裂吗 (为什么说他是一匹出色的小马)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