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建立明朝呢-朱元璋为什么能在元末烽烟四起中开拓疆土 (明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和地点)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国之后最具有血性的王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外敌入侵国土,明朝一直奉行能动手就别废话的原则,打得赢自然最好,打不赢也拒不投降...

admin

说起朱元璋,可能不少人只知道他是明朝开国皇帝,但这位老哥的人生,比小说还刺激。

明朝这朝代,说句实在的,骨子里透着一股硬气。不像有些王朝,外敌一来就想着议和、迁都,明朝那会儿是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打不过就接着打,打不过就死,绝不低头。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宁愿在煤山上吊,也不给敌人当俘虏,这股劲儿,真叫人佩服。

建立明朝呢-朱元璋为什么能在元末烽烟四起中开拓疆土 (明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和地点)(图1)

这么个硬气王朝,居然是个叫花子、甚至乞丐出身的人建立的。后世网友都调侃“朱元璋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捡”,小说都不敢这么写,那朱元璋到底是啥来头?怎么在乱世里打出一片天,当上皇帝的?

朱元璋1328年出生,家里穷得叮当响,排第八,小名朱重八。别说读书了,能吃饱饭就烧高香了。有人总拿他和刘邦比,说都是布衣皇帝,但朱元璋比刘邦惨多了——刘邦好歹还当过亭长,朱元璋是真真正正的泥腿子,连口饱饭都吃不上。

到了1343年,家里本来就没啥活路了,家乡又遭了灾:大旱、蝗虫、瘟疫一股脑儿来。爹、哥、妈全没了,就剩他和二哥。穷得连棺材、坟地都买不起,眼看亲人尸体要扔荒野,还是邻居可怜,给了块地。草草埋了人,他和二哥、侄儿只能各奔东西,自个儿找活路。

元朝那会儿,朝廷烂透了,压根不管老百姓死活,对汉人尤其狠。朱元璋实在没辙了,跑去皇觉寺当了和尚,天天扫地、上香,干杂活。结果没过多久,饥荒又来了,庙里也揭不开锅,主持让他们出去化缘,自生自灭。17岁的朱元璋,就像根没根的浮萍,在世上瞎晃。

后来元朝更乱了,民族矛盾越来越深,加上天灾不断,老百姓活不下去,到处都是起义军。1351年,韩山童在颍州扯旗造反,叫“红巾军”,自封明王。这一下,各地跟着反的多了:徐寿辉在蕲州起兵,赵均用在徐州闹事,第二年郭子兴联合孙德崖,搞了个白莲会。

义军多了,抢地盘、抢军队的事儿也少不了。郭子兴打下濠州,自称元帅,队伍越来越大,好几万人跟着他。就在这时候,朱元璋发小儿汤和来信,让他来郭子兴这儿干大事。朱元璋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看着老百姓流离失所,心里也憋着一股劲儿,想干点啥。25岁那年,他真投奔郭子兴去了。

朱元璋打仗是真不含糊,脑子活,会办事,还识几个字,总能冲在最前面。没过多久,军里都知道他这人能干。郭子兴挺喜欢他,当心腹培养,还把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他,给他改名叫朱元璋,字国瑞。

建立明朝呢-朱元璋为什么能在元末烽烟四起中开拓疆土 (明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和地点)(图1)

那些义军啊,表面上和和气气,背地里勾心斗角抢地盘。朱元璋还是给郭子兴卖命,带着人打下滁州。他出去打仗的时候,郭子兴在濠州被孙德崖、赵均用他们排挤,没办法,只能跑来投靠朱元璋。朱元璋二话不说,把自己的三万人马全交给了郭子兴。

郭子兴死了之后,韩林儿让郭子兴的儿子当元帅,朱元璋当副帅。这些年打仗,朱元璋队伍越来越壮,手下能人也不少,但他不想被韩林儿管着,可实力又不够硬,就听谋士朱升的,搞“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三条,成了他后来的发展大纲。

后来朱元璋打下太平,军纪严得很,不许抢老百姓东西,不许欺负女人,谁犯事就砍谁。当地百姓可喜欢他了,他就以太平为地盘,开始攒自己的势力。

1356年,张士诚在江南跟元军干仗,朱元璋瞅准机会,拿下集庆,改名应天府。第二年,他派耿炳文打长兴,徐达打常州,自己又拿下宁国。到了1359年,浙东的地方差不多都归他了,把江左、浙右一带都控制住了。

1360年,朱元璋有十万人马,但四周都是敌人,谋士刘基劝他别同时多线作战,得一个一个来。朱元璋听了,先“高筑墙”把防守弄好,然后“广积粮”,让老百姓种地,搞屯田,修水利。没几年,粮食堆得满满的,再也不用担心没吃的了。

从这以后,朱元璋就开始动手了。先打最近的陈友谅,把信州、安庆、江州、江西都占了。1367年,又打张士诚,大军势如破竹,平江城一破,张士诚上吊自杀。义军那边收拾得差不多了,朱元璋就开始跟元朝正面刚。

1368年,明军打到元朝大都,元顺帝吓得跑路,祖宗基业就这么丢了。蒙古人统治到这儿算是完了,明朝拿下了长城以内的地方。估计是元顺帝太怂了,明朝才立下“天子守国门”的规矩。后来又三次打北元,怕他们卷土重来,1387年打赢了,辽东也划进明朝版图。

朱元璋自己就是灾民出身,当皇帝后,对老百姓挺好:鼓励种地,让大家有饭吃;解放奴隶,打击豪强;少收税,把朝廷风气也整肃了,还选了不少能人。他提倡节俭,自己穿的衣服都打补丁。这么一搞,社会经济慢慢好起来,史称“洪武之治”,那会儿的明朝,看着真叫人舒心。


上一篇: 哪三项具体政策是他们的主张-明朝的东林党崛起之后 (哪三项具体政策是指) 下一篇: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一家七十余口为何会被杀 (明朝开国功臣善终的都有谁)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