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译文及赏析-原文-元朝诗人汤式的-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 (译文及原文)

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元朝,汤式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枕儿余衾儿剩,温一半...

admin

《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

元朝:汤式

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枕儿余衾儿剩,温一半绣床,闲一半绣床。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

这首曲子挺有意思的,作者汤式算是借了《西厢记》的东风,把老题材写出了新感觉。读起来缠缠绵绵的,情韵很足,不管是写景、抒情还是描人,都特别到位。而且从形式上看,它也很有自己的特色。

译文及赏析-原文-元朝诗人汤式的-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 (译文及原文)(图1)

西厢里的莺莺姑娘一个人待着,冷清得不行,忍不住叫一声张郎,又骂一声张郎,心里啥滋味自己也说不清。东墙角的花落了一地,乱糟糟的,她就叫来红娘问东问西,又怕红娘看出心思,只能找些闲话跟她磨叽。晚上躺床上,枕头被子都显得空荡荡的,绣床上暖一半闲一半;月亮斜了,风细细的,纱窗开一扇关一扇,也不知道在等啥。后来终于梦见跟张生相会,迷迷糊糊的,一会儿真一会儿假。莺莺这边柔情万种,那边又觉得肝肠寸断,真是纠结。

注释一下哈:

①絮:缠着人琐琐碎碎地说话。

②高唐:战国时楚国台观名,在云梦泽中。传说楚怀王曾在此梦与巫山神女交合,后人遂以“高唐”喻男女欢会之所。

③萦:牵挂。

这首曲子妙就妙在借了《西厢记》的故事。《西厢记》名字就来自崔莺莺那句“待月西厢下”,开头说“人在西厢”,读者一看就知道她在等人。叫一声张郎是思念,骂一声张郎是张生根本不在,这一叫一骂,把“冷清清”三个字写活了。东墙是崔张翻墙见面的地方,现在花落了一地,乱纷纷的,既点出了她看的方向,也像她的心情。她叫红娘来问,又怕红娘看出秘密,只能找话聊,这种闺阁小姐的小心思,写得真细。前面这些白天到黄昏的情景,看花落东墙就知道天还亮着。

译文及赏析-原文-元朝诗人汤式的-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 (译文及原文)(图1)

白天总算打发了,晚上躺床上才真难熬。绣床上“余”“剩”“温”“闲”,都是莺莺自己的感觉。“温一半闲一半”,把孤枕冷被的滋味写透了,一半暖一半闲,她想成双成对的心思都藏在这“一半”里。月亮斜了,过了子夜,风还能感觉到,说明她一直没睡着。纱窗开一扇是看月亮,想起“待月西厢”的旧事;关一扇是挡风,一开一掩,冷清劲儿就出来了。这几句全是写景,但能看见人影晃动。

下半夜快过去,才梦见张生,但梦也不踏实,“荡悠悠”的,飘着没着落。结果就是“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一边舍不得,一边又伤心,说明莺莺平时没少受这断肠的苦。《西厢记》里的莺莺矜持,这里更像个怀春少女,借她的壳写所有闺中女子的心事:想幸福,却总被痛苦折磨,免不了在绣床上把心揉碎。

形式上也有意思,一、二、三句和四、五、六句隔句对仗,末三句也对上,叫“鸾凤和鸣对”;七、八、九句和十、十一、十二句也对着。还有“重句体”,重复句式改几个字,读起来回环往复,缠绵得很,余味足。


上一篇: 南坡之变对元朝的影响有多大-元朝开始由盛转衰 (南坡之变对元朝的影响) 下一篇:王保保到底是什么人-他对元朝作出了哪些贡献 (王保保到底是不是汉人)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