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关系怎么样 (成吉思是什么年代)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历史上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真实交情,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历史上,丘处机确有其人,可真实的丘处机,与小说和电视剧中那位丘道长,...
历史上成吉思汗和丘处机的交情,那句“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听着就挺让人琢磨的。今天就随便聊聊这俩人到底啥情况。
历史上的丘处机,跟电视剧里演的丘道长,那可真是差太多了,根本不是一个人。他长期生活在金国地盘,不光跟金国皇帝见过好几次面,甚至还对金国挺有希望。同一时期的南宋,他几乎没接触过,直接回绝了南宋皇帝的邀请,更别说给俩孩子起名叫“靖康”了。
丘处机还干过件挺狠的事:73岁高龄,花了三年,走了一万多里地,翻雪山跑到西域,就为了见成吉思汗一面。成吉思汗后来还特意跟他说:“我这儿老想着你啊,你可别忘了我。”(出自《长春真人西游记·附录》)丘处机见了面也挺得意,说:“我到皇帝那儿,就想让他别打仗,天下太平。”
那成吉思汗为啥非要见丘处机?丘处机又为啥放着金国、南宋不去,非得跑那么远见成吉思汗呢?
先说说历史上的丘处机。他是山东栖霞人,1148年出生的。从小就不一般,一心想修道成仙,年纪就在山里修行。传说他为了磨炼意志,往山崖下扔铜钱,非要找到为止。1168年,他拜在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门下,成了“全真七子”之一。1169年王重阳去世,丘处机把他葬在终南山,自己开始到处游历修行。
1188年,已经挺有名的丘处机被金世宗叫到燕京(现在北京),他给金世宗讲道,金世宗特别认可。金世宗死后,丘处机传道受点限制,但1203年当上了全真道掌教。之后的24年,他主要在山东传教,1220年到1223年,才跑去西域见成吉思汗。这时候他的名声已经顶到头了,全真道也跟着火了起来。1227年,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去世,80岁。他这一辈子,跟成吉思汗见面,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成吉思汗为啥要见丘处机呢?首先,全真道在北方影响力太大了。北宋灭亡后,北方战乱不断,老百姓需要精神寄托,王重阳创立的全真道吸收了儒、佛两家精华,既讲忠君救世,又能让普通人信服,所以民间基础特别广。比如1214年山东起义,金朝官员请丘处机去招抚,结果“所至皆投戈拜命,二州遂定”。成吉思汗后来打金国,除了武力,还需要心理攻势,所以在诏书里说“来从去背,实力率之故然,久逸暂劳,既心服而后己”,把全真道当成收服人心的工具。
其次,成吉思汗想找长生不老药。跟古代很多君王一样,他直接目的就是求长生。耶律楚才的《西游录》里记载,有个叫刘温的御医跟成吉思汗说丘处机“行年三百,有保养长生之秘术”,成吉思汗才决定请他。丘处机西行时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也提到,成吉思汗一见面就问:“真人远来,有何长生之药以资朕乎?”丘处机挺实在,说“山野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不死药”,成吉思汗反而夸他诚实。
丘处机见成吉思汗的过程也挺曲折。1219年,成吉思汗派使者刘仲禄拿着“如朕亲行, 便宜行事”的金牌来找他,丘处机当时挺犹豫(“师踌躇间”),但知道推不掉(“师知不可辞”),才勉强答应。带着18个弟子从山东出发,第二年到了燕京,这时候成吉思汗已经西征,丘处机想等他回来,但被拒绝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他们经河北、蒙古高原,穿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年夏天才在大雪山(现在阿富汗)见到成吉思汗。
见面后,丘处机除了讲养生之道,还劝成吉思汗“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说“以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还挺听劝,说这是“天赐仙翁以寤朕志”。后来丘处机因为高原气候不适应想回家,成吉思汗派5000骑兵送他,还给了虎符玺书,把金朝御花园改成了道观,就是现在的北京白云观。之后成吉思汗还总派人慰问,传话说:“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那句“我这里常思量着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也是这时候说的。
那丘处机为啥非去见成吉思汗呢?首先,全真道得发展啊。之前金国、南宋都请过他,丘处机本来对金国有信心,但蒙金开战后,金国被打得节节败退,内部还有起义,眼看就要完了。南宋他更不看好,金国都打不过蒙元,南宋自顾不暇,他觉得只有成吉思汗能平定天下。所以他才拒绝金宣宗和宋宁宗,跑去见成吉思汗,给全真道在蒙元时期的发展铺路。
其次,他想劝成吉思汗“止杀”。他跟成吉思汗说“我之帝所临河上,欲罢干戈致太平”,就是想用自己的道加上儒家思想影响成吉思汗。不过效果嘛,只能说有,但有限。比如丘处机去世前,成吉思汗还下令灭了西夏。后来窝阔台不屠汴京、忽必烈不屠南宋,更多是受耶律楚才这些汉人儒生的影响,不能全算在他头上。
反正丘处机这一趟万里之行,不管后来效果咋样,都挺让人感慨的。俩人一个是大汗,一个是道士,能聊到一块儿,也算是历史上一段有意思的经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