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清朝妃子侍寝过程是什么样的 (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朝妃子侍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我们看,甄嬛传,、,延禧攻略,等影视剧时,皇帝想要临幸后宫的妃子,他只需要转身对身边的太监说一声,晚上让那位妃子准备侍寝就可以了...
看《甄嬛传》《延禧攻略》的时候,总觉得皇帝临幸妃子特简单——一个眼神,太监就懂了,或者直接跑去妃子宫里过夜,乾隆还能在露台宠幸魏璎珞。但真实情况哪有这么自由?清朝那套侍寝规矩,能把妃子折腾够呛。
皇帝嘛,九五之尊,干啥都得讲究规矩,尤其是传宗接代这种大事,马虎不得。血统不纯,王朝都可能完蛋,所以清朝专门搞了个“敬事房”管这事儿,连皇帝临幸妃子都得按流程走,一步错就是大不敬。

《清朝通志》里写得明明白白,皇帝临幸谁,都得有记录,保证血脉纯正。整个过程太监全程盯着,皇帝想直接去找妃子?门儿都没有,必须先通知敬事房,再按规矩来。不?那就是对祖制不敬,后果可严重了。

这规矩分三步走,一步比一步“折磨”。第一步叫“报花名”:后宫每个妃子都有块绿头牌,写着名字。太监捧着几十块牌,用大银盘端到皇帝面前,晚饭时让他挑。皇帝看谁顺眼,就把牌子翻过来,这叫“翻牌子”。

第二步“侍寝”更绝:牌子翻完,敬事房的太监赶紧去通知妃子。等皇帝准备好,会有个太监背着妃子,从皇帝寝宫门口一路背到龙床上——对,你没看错,是背着,怕妃子自己走过去惊扰了皇帝,也怕皇帝看到妃子太激动?反正就是得这么“送”上去。

第三步“催钟”最要命:皇帝和妃子办事的时候,敬事房的太监就站在门外守着。时间不能太长,第一次他们会小声喊“是时候了”。皇帝要是不理,就再喊两遍,三遍过后必须停。皇帝答应了,太监就进去,用被子把妃子裹起来,再背回她自己的宫里。全程跟完成任务似的,一点情趣没有。

所以啊,别再被电视剧骗了,什么皇帝自由宠幸,都是演的。真实的清朝后宫,妃子侍寝哪是享福,简直是场“流程化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