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权势滔天-为什么会被当时年仅十七岁的崇祯帝拿下 (魏忠贤权势滔天)
你真的了解魏忠贤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魏忠贤作为一个阉宦在天启朝可以说是权势滔天,不仅自己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成为内庭之首,在外朝还有十虎,十彪,十孩儿,四十孙等等朝中文武大臣...
说起魏忠贤,这人可真是明朝阉宦里的“狠角色”。天启年间,这哥们儿简直是个“土皇帝”。自己当着司礼监秉笔太监,还提督东厂,整个内庭他说了算。外朝更别提了,什么“十虎”“十彪”“十孩儿”“四十孙”,一大堆文武大臣都跟着他混,这才得了个“九千岁”的称号,连皇帝的诏书上都得跟他并列写名字。

可这么个权倾朝野的人,愣是被17岁的崇祯给收拾了。这事儿就得说说明朝那套权力结构了。说白了,皇帝就是老大,明朝为了不让权臣太嚣张,废了丞相,六部直接归皇帝管。文官的权力跟着就大了,内阁一出来,就成了仅次于皇权的“第二梯队”。
为了让内庭和外朝互相制衡,永乐皇帝搞出了司礼监和东厂——司礼监盯着内阁,东厂盯着锦衣卫。本来是分权用的,后来就成了皇权的“延伸工具”,魏忠贤就是靠着司礼监和东厂这两个位置,在天启年间混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问题是,魏忠贤的权力全是天启皇帝给的,皇帝在,他就能横着走;皇帝不在,这权力立马就没了。说白了,他就是皇权的“影子”,皇帝的奴才,皇帝一句话,他就能从云端掉下来。崇祯刚继位那会儿,表面上对魏忠贤客客气气,背地里却悄悄收买身边的太监、侍卫,还有内阁的大臣。

魏忠贤能爬这么高,全靠天启的乳母客氏牵线搭桥。现在天启没了,客氏在宫里也没必要待着了,崇祯第一步就把客氏赶出去,断了魏忠贤的后路。接着又调整内阁,把外朝大臣换成自己人,一点点把魏忠贤在外朝的势力给瓦解了。等魏忠贤反应过来,啥都没准备呢,就被崇祯给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