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毫无机会的忽必烈是如何成为元朝的开国皇帝的 (本来毫无机会的成语)
忽必烈最终在中国建立元朝,简直就是个奇迹,为什么说是一个奇迹呢?实际上,忽必烈在小的时候,是看不到希望的,一是当时蒙古大汗是窝阔台,而不是忽必烈的父亲拖雷,窝阔台去世以后,只可能是窝阔台的后人获得大汗...
忽必烈最后在中国建了元朝,这事现在想想都觉得是个奇迹。为啥这么说呢?

其实忽必烈小时候,压根儿没觉得自己能当皇帝。
首先,那时候蒙古大汗是窝阔台,不是他爹拖雷。窝阔台死了之后,汗位只能窝阔台家的儿子当。成吉思汗当年传位给窝阔台时,还跟所有儿子说好了:以后汗位必须窝阔台后代传,只要窝阔台有个儿子,就得传给他的儿子,不能给别人。忽必烈是拖雷的儿子,这路基本就堵死了。
其次,忽必烈不是拖雷的长子,也不是最小的儿子。就算汗位后来落到拖雷家,轮到他哥蒙哥当,那汗位也得传给蒙哥的儿子,跟他这个二弟没关系。汉人讲究嫡长子,蒙古人讲究幼子守灶,忽必烈夹在中间,压根儿没戏。后来蒙哥真当上大汗了,可汗位还是得传给他儿子,忽必烈?想都别想。
再说了,忽必烈是个蒙古王爷,想当中原皇帝,机会本来就不多。他之前,北方少数民族打过中原,但能建大一统国家的真没有。南北朝、五代时,北边少数民族建过国,但都是南北分治。唯一沾点边的是耶律德光,灭了后晋建辽国,结果在中原待了一个多月就跑了,刘知远立马建后汉,汉人江山又回来了。所以忽必烈想搞大一统,难上加难。

结果呢?忽必烈愣是把这些困难全踩过去了,不光当了蒙古大汗,还成了中原皇帝,而且是第一个统一中原的少数民族皇帝。他到底怎么做到的?
具体过程咱不细说,就说几个他成功的关键点吧。
第一,他从小就跟汉人知识分子混得熟。他爹妈特别重视四个儿子的教育,加上当时蒙古的宰相耶律楚材,老引进汉人人才,办书院教蒙古贵族孩子学汉文化。别的蒙古贵族孩子学就学了,忽必烈不一样,他特意结交了一堆汉人知识分子,汉化程度在王爷里排第一。这让他后来能插手漠南的事,为统一中原铺了路。
第二,他把他哥蒙哥哄得特别信任。蒙哥本来没资格当大汗,但窝阔台家自己乱了套——窝阔台想传给孙子失烈门,结果他儿子贵由抢了汗位,贵由两年后又死了,窝阔台家的儿子孙子们为了汗位打得不可开交。这时候蒙哥在拔都(另一个蒙古王爷)的帮助下,成了汗位的有力竞争者,拔都还派兵帮他。但有两个坎儿:一是成吉思汗说过汗位必须窝阔台后代传,二是窝阔台说过传给失烈门。这两条谁也绕不过去。忽必烈脑子灵,说蒙哥是窝阔台养子,算窝阔台后代,不违背成吉思汗;贵由抢了失烈位的汗位,蒙哥是从贵由那儿传来的,也不违背窝阔台的遗诏。这话完美解决了理论问题,忽必烈还带兵扫清了蒙哥继位的障碍。蒙哥上台后,直接派他去打大理,又让他管漠南的事,为他当大汗打下了基础。
第三,他在漠南混出了好名声。管漠南那会儿,他使劲拉拢汉人知识分子,还让他们去南宋那边宣传,把忽必烈包装成个贤明君主。一来二去,南宋那边只知道忽必烈,不知道蒙哥;二来忽必烈也成了“仁慈大王”,收获了一大波支持。
这么一来,这三点就成了他成功的保证。后来蒙哥死了,他拉拢三弟旭烈兀,打跑四弟阿里不哥,这些事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