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成为蒙古大汗与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为什么能够最终胜出 (成为蒙古大汗的原因)

你真的了解忽必烈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成吉思汗铁木真当年传位嫡三子窝阔台,而忽必烈的父亲乃是拖雷,按理来说忽必烈是没有机会掌握蒙古,最终建立元王朝的,但命运总是充满意外和巧合,汗王正...

admin

你真的了解忽必烈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忽必烈这事儿。按理说,成吉思汗把位子传给了嫡三子窝阔台,忽他爹拖雷本来没机会接盘蒙古,更别说建元朝了,可命运这东西,谁说得准呢。

汗王正统,从窝阔台世系转到了拖雷世系

蒙古那时候的规矩,讲究的是幼子守灶,家业留给正妻最小的儿子。成吉思汗晚年倒没完全守这规矩,把汗位给了正妻孛儿帖生的三子窝阔台,可小儿子拖雷,他愣是把大部分军队、百姓和财产都给了拖雷。

这下可有意思了,窝阔台是大汗,但实力最强的其实是拖雷。蒙古黄金家族内部当时闹得挺凶,尤其是窝阔台和拖雷先后没了之后。

窝阔台驾崩,他儿子贵由继位,老婆乃马真后临朝称制。结果蒙古帝国各路王爷纷纷倒戈,库里勒台大会一开,拖雷的儿子蒙哥当上了大汗,汗位就这么从窝阔台一脉转到了拖雷家这边。这也给后来的忽必烈接班铺了条路。

长兄早亡,汗位又乱了套

成为蒙古大汗与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为什么能够最终胜出 (成为蒙古大汗的原因)(图1)

南宋开庆元年,蒙古大汗蒙哥征宋朝的时候,死在了钓鱼城。这事直接影响了整个亚欧大陆的走向。蒙哥走得突然,没指定继承人,他一死,各支王爷都往回撤,准备抢汗位。

p> 当时能接蒙哥班的,主要有两拨:一拨是他同母的弟弟们,比如忽必烈;另一拨是他自己的儿子们,比如班秃他们。

蒙古跟中原不一样,没硬性规定兄终弟及还是子承父业,谁厉害谁当大汗。比起蒙哥那些还没长开的小儿子,他正值壮年的弟弟们,自然更有优势。蒙哥仨弟弟都四十多了,哪轮得到一群毛头小子抢位。

蒙哥南征前,让最小的弟弟阿里不哥留守哈拉和林,阿里不哥占着地利。忽必烈和旭烈兀呢,各有各的难处。

旭烈兀当时还在西征路上,都快把西南亚洲拿下了,正要打埃及,结果蒙哥的死讯来了,只能停下征程。

忽必烈当时的处境可不太好。蒙哥刚当大汗时,让他总领漠南,忽必烈打大理、平中原战功赫赫,又跟汉人士族走得近,他管的地方发展得挺好,但这事儿惹得反对汉法的蒙古贵族不乐意,蒙哥心里也犯嘀咕。

p> 蒙哥这人脾气直,自称“遵祖宗之法,不蹈袭他国所为”,看不上汉法,对重视汉法的忽必烈越来越猜忌,觉得他太得中土人心了。

p> 汗庭大臣给蒙哥列了忽必烈的两大罪状:

p> 一是中土百姓都服他,叫他“贤王”;二是他手下的人管得有点宽,超出了之前“只管军事”的约定。

p> 公元1257年,蒙哥派亲信阿蓝答儿和刘太平去查陕西、河南的税赋。阿蓝答儿查得特别狠,其实就是对忽必烈总领漠南的一次收拾。查的同时,蒙哥撤销了忽必烈在当地设的经略司、宣抚司这些机构,兵权也被收走了。

p> 《元朝名臣事略》里说:丁巳年,丞相阿蓝答儿算账陕西、河南,废了宣抚司……那年忽必烈被宗室告状,兵权被夺,派去别的王那里,阿蓝答儿到了京兆……第二年,世祖亲自去蒙哥那儿,命令下了事才缓,还打了不少官员,以前设的司全废了。

成为蒙古大汗与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为什么能够最终胜出 (成为蒙古大汗的原因)(图1)

忽必烈手下的人也跟着遭殃。面对蒙哥步步紧逼,忽必烈只能退让,听了谋士姚枢的建议,留下家眷,自己一个人去哈拉和林见蒙哥。蒙哥见弟弟听话,只身前来,气也消了,宴会上,蒙哥眼泪都快下来了,忽必烈也跟着哭,啥也没让他解释就结束了。

p> 不过宴完之后,忽必烈虽然躲过一劫,实权还是被削了个干净,还被蒙哥借口“身体不好需要休养”,留在了漠北草原,过了很久才被重新启用,回到南征大军里。蒙哥死的时候,忽必烈刚行军到汝南。

p> 三兄弟里,势力最弱的忽必烈最先知道蒙哥死讯。一开始他听俘虏的宋兵说蒙哥死在钓鱼城,还以为是谣言,后来乳母派密使来确认——他乳母是拖雷的庶妃,生的儿子木哥跟忽必烈关系铁,而且当时掌着蒙哥大军北撤指挥权的,正是木哥。

p> 汗位空着,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肯定都惦记着。

p> 深谋远虑力挽狂澜,正式称汗

p> 这三个人里,忽必烈手里力量其实最弱。而且按当时的情况,他突然往回跑抢位,没名分、没功绩,就算开库里勒台大会,蒙古诸王选他当大汗的可能也低。

p> 琢磨来琢磨去,忽必烈决定按蒙哥原来的计划接着打鄂州。

p> 一来,显得自己是接着蒙哥的活干;二来,他继续南征,给后面撤回来的蒙古大军当后盾,形象一下就上来了。

p> 这也不只是忽必烈要面子,他南下直接过了长江,跟从广西北上的兀良合台大军眼看就要汇合。其他蒙古大军一看忽必烈动了,也跟着响应,木华黎家的忽林池带着札剌亦儿大军横渡长江去支援他。最后,弘吉剌部、札剌亦儿部都站到了忽必烈这边,东部左翼的塔察儿那些王,也有意跟他汇合——当年南征时塔察儿表现差,老被蒙哥骂,对蒙哥早有抵触。

p> 忽必烈南征的时候,留守漠北的阿里不哥已经开始准备当大汗了。一方面他发消息通知各部办蒙哥葬礼,开库里勒台大会;一方面不断招兵买马。
成为蒙古大汗与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为什么能够最终胜出 (成为蒙古大汗的原因)(图1)

蒙哥的亲信阿蓝答儿趁机跑到忽必烈封地开平附近,威胁开平安全。忽必烈的妻子察必临危不惧,一边假装应付阿蓝答儿,一边派脱欢去给忽必烈报信,让他赶紧回来。

p> 最后忽必烈跟宋朝议和,率军北返。到燕京后他先发制人,靠着东道那些王和自家亲戚的支持,1260年在开平开库里勒台大会,正式当上了蒙古大汗。

p> 结果忽必烈称汗第二个月,阿里不哥在守旧勋贵和蒙哥遗臣支持下,也在哈拉和林开了库里勒台大会,同样称汗。

p> 这下蒙古有了两个大汗。

p> 按蒙古老规矩,谁先给老大办丧礼、在自己地盘开库里勒台大会,谁才是正统。阿里不哥占了这优势,支持的人不少。忽必烈在草原东南角称帝,没参加先王丧礼,在不少人眼里就是叛逆。

p> 建立元朝,成唯一正统

p> 阿里不哥和忽必烈打得不可开交时,其他蒙古王爷也没闲着。

p> 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一脉的别尔哥汗,虽然没参加阿里不哥的会,但明确站队阿里不哥。次子察合台一脉的实际当家者木八剌沙汗,态度有点暧昧,说听蒙哥的,可蒙哥没说让谁接班。

p> 三兄弟里的旭烈兀,听说蒙哥死讯后撤军东归,本来也想抢汗位,刚到伊朗的大不里士,就听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登基了,干脆不争了,在西南亚洲建了伊儿汗国,自己当汗王。

p> 不过旭烈兀没西征的儿子木木忽儿,参加了阿里不哥的登基典礼。

p> 窝阔台一脉更乱,有的帮忽必烈,有的帮阿里不哥。

p> 其他方面,帮忽必烈的有合丹汗、阔端之子只必帖木儿、东道诸弟兀鲁斯;帮阿里不哥的是海都汗、蒙哥的儿子们和他们的后妃家族;贵由的儿子们保持中立。

p> 看起来势均力敌,但两人背后的力量差远了。支持忽必烈的是“叛党”,风险不小,得赢不然就完了;支持阿里不哥的多是口头说说,其实在观望,就算阿里不哥输了,他们还能倒戈,无所谓。
成为蒙古大汗与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为什么能够最终胜出 (成为蒙古大汗的原因)(图1)

1260年,陕川争夺战打响了。

p> 蒙哥原来的大军退守六盘山,阿里不哥派阿蓝答儿去接管精锐,忽必烈也派人去抢。最后忽必烈联合窝阔台系的支持者、河西诸王,打败了帮阿里不哥的浑都海,杀了阿蓝答儿,蒙哥南征大军的精锐,大部分落到了忽必烈手里。

p> 赢了之后,忽必烈北上打哈拉和林,击溃阿里不哥大军,阿里不哥投降。忽必烈让移相哥守哈拉和林,自己回了开平。

p> 阿里不哥喘了口气,靠老婆家的斡亦剌惕部帮忙,又偷袭哈拉和林成功了。但忽必烈实力太强,把他围住,阿里不哥只能向西部的蒙古诸汗求援。

p> 本来察合台汗国的木八剌沙母子都支持阿里不哥,可阿里不哥想让更贴心的人接管察合台汗国,派了心腹阿鲁忽去。

p> 阿鲁忽是察合台的孙子,拜答里的儿子。他拿着阿里不哥的命令当上察合台汗国大汗后,又被派去河中地区布防、征粮饷。没想到阿鲁忽不想再听阿里不哥的,直接反叛,投了忽必烈。

p> 听说阿鲁忽反叛,被忽必烈打得喘不过气的阿里不哥,居然带着残兵西征,打败了阿鲁忽,还杀了所有察合台汗国的降将士兵。

p> 蒙古人抢位,向来只对付当事人,牵扯子孙的很少。阿里不哥这么干,人心全失。原本观望的王爷们,纷纷倒向忽必烈,形势彻底逆转。最后孤立无援的阿里不哥,率众向忽必烈投降。

p> 1271年,大局已定,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的意思,定国号“大元”,尊号从蒙古大汗变成大元皇帝,元朝就这么定了,忽必烈成了元朝建立者。
成为蒙古大汗与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为什么能够最终胜出 (成为蒙古大汗的原因)(图1)

忽必烈能赢,当上大汗和元朝建立者,关键就几点:

p> 第一,得人心。他是蒙古人,但在中原待久了,重汉法,跟那些只知道蛮干的蒙古勋贵不一样。

p> 第二,战略对。不管是面对蒙哥刁难,还是跟阿里不哥抢位,他都听了谋士的正确建议,最后扭转了形势。

p> 第三,队友给力,对手总犯错。忽必烈身边能人不少,他也听得进意见;阿里不哥他们太自负,草率行事,老出错。

p> 忽必烈他爹本来也不是继承人,他自己一开始也不是,能脱颖而出,既是巧合,也是他自己本事大。


上一篇: 为什么其他的汗国选择袖手旁观-在朱元璋消灭元朝时 (为什么其他的桃花都结出了桃子而这朵桃花可怜的凋谢了) 下一篇:元朝最短命的皇帝-元宁宗在位期间有多长 (元朝短命的原因)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