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已经率兵到了印度-蒙古最后为什么会放弃攻打印度 (成吉思汗才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蒙古和印度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古代东方,有两个游牧民族打到了西方,一个是匈奴,另一个是蒙古,其中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到达过印度,却没有去征服他,成为了...
蒙古当年打到印度河北岸,愣是没继续征服,这事挺奇怪的,为啥呢?在古代东方,两个游牧民族打到西方,一个是匈奴,另一个是蒙古。蒙古人在成吉思汗带领下到过印度,却没动手,成了个谜。

1225年,蒙古军队势不可挡,6年就灭了花剌子模,追着花剌子模王子扎兰丁跑到印度河北岸。这时候出事了。全军又渴又累,下马喝水,结果印度河水滚烫,根本喝不了,兵们都抱怨,巴不得立刻回去。耶律楚才正想劝成吉思汗撤军,突然水里冒出个怪兽。成吉思汗让人准备射,那怪兽嘶叫起来,像是在说“尔主早还”。耶律楚才赶紧拦住弓箭手,跟成吉思汗说:这叫“用端”,是上天来劝可汗早点回去,别再打仗了。成吉思汗想了想,就下令撤了。

好多人说,这“用端”其实就是大象,耶律楚才编造的,因为他知道印度有象兵,蒙古骑兵打不过,不想让蒙古兵白死。我觉得这说法不靠谱。后来打缅甸,还有14世纪蒙古人建莫卧尔王朝时,跟象兵交手,都证明蒙古兵对付大象根本不难。
先看打缅甸那仗。1253年,蒙古征服云南,元朝让云南行省派人去缅甸的蒲甘王朝,告诉他们归附,按时进贡就行。蒲甘国王落梯诃波帝因为礼仪问题把元朝使者杀了。云南行省上报说缅人不降,离得近,必须打。1277年,蒲甘国王进犯归附元朝的干额、金齿,首领告急。元世祖让纳速刺丁带一万二千蒙古骑兵去打。元军到永昌平原,见片树林,纳速刺丁觉得“能打能撤”,就埋伏起来了。

蒲甘国王早料到元军会来,早就摆好阵仗,在一里远处排好象楼。元军一进攻,缅甸象兵突然冲出来,把元军打懵了。元兵没见过这么大的玩意,纳速刺丁知道这么打下去全完蛋,下令进树林。之前他们把树林里碍事的都清了,骑兵能进,大象进不去。象兵到树林边,后面的缅军也跟上,进退两难。纳速刺丁下令放箭,大象受伤乱跑,缅军大乱,蒙古骑兵冲出来杀得血流成河。
1397年,成吉思汗的子孙帖木儿去打印度,一开始也没招对付象兵,后来想出用火攻,还真打赢了,还建立了印度最后一个王朝。

回到耶律楚才,熟读史书的他能不知道怎么对付象兵?中国古代军事家早就有办法了,诸葛亮他们就用过火攻。我觉得没征服印度,主要是气候,蒙古兵受不了印度那热天,打到印度河就不想打了。再一个,他们不擅长水战,印度河啥情况也不熟,硬渡风险太大。就算过了河,高温也够蒙古兵喝一壶,水土不服,瘟疫一来,死伤肯定惨重。帖木儿那会儿能征服印度,是因为他们已经适应高温,而且有心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