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却成了贪官-父亲是清朝第一清官-这对父子是谁 (儿子变成了赔钱货)
虽然中国有句成语说虎父无犬子,但有时候也并非如此,出色的父亲也有可能生出一般的儿子,历史上便有不少虎父犬子的典型,比如说或刘备和刘禅、房玄龄和房遗爱,又或者赵奢和赵括,有些犬子不但比不上父亲的出色,甚...
虎父无犬子?这话有时候还真不一定。历史上就有不少虎父犬子的例子,比如刘备和刘禅、房玄龄和房遗爱,还有赵奢和赵括。有些儿子不光比不上爹出色,还把爹一辈子的名声给败光了,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典型。他爹是清朝第一清官,他却成了清朝第一贪官,连皇帝都纳闷:这儿子咋教的?
这位清朝第一清官叫赵申乔,1644年出生,康熙九年考中进士。当官后一直挺有政绩,清廉自律到同行都佩服。他在商丘当知县时,正好赶上灾荒,当地乱得不行。赵申乔不怕难,一上任就微服私访,摸清百姓到底过成啥样。他觉得当清官不光自己不贪,还得让下属没机会贪。
得知前任留下的弊端后,他立马全给废了,把不合理的赋税改了。看到百姓实在过不去,还拿出自己不多的俸禄救济。后来名声太大,传到康熙耳朵里,破格提拔他当浙江布政使。上任时只带了13个随从和家人,因为他没请幕宾。
升了高官还是事必躬亲,继续改革,浙江局面很快好转。康熙挺满意,不久又升他当浙江巡抚。来的时候啥都没带,走时还给继任者留下多出来的两千两银子。兢兢业业几十年,赵申乔一直没变初心,一心为民不贪污,慢慢就成了清朝第一清官。
但没想到,他儿子把他爹一辈子的名声,一晚上给败光了。赵申乔的儿子叫赵凤诏,因为老爹受皇帝宠,进官场后一路顺风。很快就升到太原知府,刚开始口碑还行。在山西沁水当知县时,虽然比不上他爹,但也算清廉。
有次洪灾淹县城,赵凤诏还亲自去巡视、疏流、筑坝,不然光靠老爹名声也升不了这么快。康熙还召见过他,跟他说:“你爹官声清廉,你得学他。”赵凤诏回得挺有意思,跟康熙说:“我自信的就是不受贿。当官受贿,跟闺女失节一样,我实在觉得耻辱。”这“政治贞操”的说法,估计他是头一个提的,结果后来他“失节”了。
康熙五十四年十月,山西巡抚苏克济弹劾赵凤诏贪污了三十多万两,康熙气得立马革职抓人。这三十万,不知道他是中了圈套,还是真贪了这么多。反正赵凤诏说不清,又查出他勒索了十七万四千多两。皇帝知道后大怒,骂他是天下第一贪官,下令追赃斩首。
康熙五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赵凤诏被斩首。因为儿子的事,赵申乔也跟着倒霉了,虽然皇帝说不牵连他。但他跟以前不一样了,自己受不了这打击,以“不能教子”为由请罪。后来忧愤成疾,没多久也去世了。赵凤诏罪有应得,只可怜他爹清廉一辈子,最后名声全毁,凄凉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