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喜欢小儿子托雷-托雷最后结局是什么 (成吉思汗喜欢的女子)
你真的了解成吉思汗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成吉思汗的这个安排有点匪夷所思,众所周知,成吉思汗一生最喜欢的实际上是他的小儿子托雷,但最终继位的却是三儿子窝阔台,究其原因,我们先从蒙古特殊...
成吉思汗这人吧,大家伙儿都知道,一代天骄,打下了那么大一片江山。但你可能不知道,他心里最疼的小儿子其实是托雷,最后坐上汗位的偏偏是三儿子窝阔台,这事儿确实有点让人琢磨不透。
究其原因,咱先从蒙古那套特殊的“上层建筑”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整了个叫“兀鲁思”的体制,说白了就是分封,给儿子们各自一块地,大家各管各的,但又得听老大的,算是既独立又抱团,谁想单飞分家?没门!整个草原都是王室的,不是个人的。
这么干的好处是,大家都有肉吃,谁也别想独吞帝国。成吉思汗的四个亲儿子,一人一大块封地,就是希望他们能团结起来,管好自己的地儿,再互相帮衬着,把帝国一代代传下去。
可惜啊,现实比骨头还硬。利益面前,哪还有什么兄弟情?老大术赤和老二察合台,为了汗位简直是不死不休。这俩死对头,最后是术赤先走了,死在咸海北边的草原上,汗位自然跟他没关系了。
术赤没了,那该轮到老二察合台了吧?也没戏。为啥?他早就有自己的封地了,当一方诸侯,按规矩就不能再当大汗。而且这哥们儿脾气爆,脑子也不够活泛,成吉思汗心里门儿清。再加上他跟术赤死过一架,要是他上台,术赤那些部下肯定不服,内乱是肯定的。

那剩下的就老三窝阔台和老四托雷了。托雷这小子,打仗是真不含糊,跟着老爸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按理说该轮到他了。但问题来了,他是小儿子。蒙古人有规矩,叫“幼子守产”,小儿子得守着家里的老窝、灶火,家产归他,所以汗位?基本跟他无缘。
而且托雷吧,军事是强,但政治头脑差了点,缺了点当老大的敏锐。反观窝阔台,那可就不一样了。
窝阔台性格稳,跟老爸一样有决断力,还随和、大方,对人不错。最关键的是,他比仨哥哥都懂中原文化!这可是个大杀器。
一上台,窝阔台就干了一件大事:学中原王朝,搞了个中书省,把行政机构和内廷分开,国家制度慢慢完善。他还特别看重一个叫耶律楚材的汉化契丹人。耶律楚材出身名门,祖上都是接受汉文化的,想用儒家思想治理天下,窝阔台正好需要这样的人。

耶律楚材上台后,搞“以儒治国”,定制度、建学校、设科举,还劝窝阔台,打下开封后别乱杀人,这事儿后来成了规矩。你说,一个从掠夺者转向统治者,从野蛮走向文明,这转变多大啊!
这么一来就明白了,成吉思汗为啥喜欢托雷,却把汗位给窝阔台——他需要的不是只会打仗的小儿子,而是个有远见、懂中原文化、能把蒙古帝国从部落变成正经国家的接班人。窝阔台正好踩中所有点,这事儿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