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的评价为何高于窝阔台-历史上忽必烈登基后有什么样的功绩-蒙哥两代大汗 (对他的评价怎么样)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忽必烈,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浩瀚星海中,涌现出了无数的帝王将相,可这无数的帝王将相之中,并不是每个都能够做到彪炳史册,能够称得上杰出的,却是门罗可雀,这样的情况下,有很多...
中国古代历史里,帝王将相多得数不清,但真能在历史上留下大名的,却屈指可数。毕竟后世史书对君主的评判严得很,稍微有点小毛病都可能被记下来,想落个好名声,对皇帝来说真不是件容易事。
咱们说到古代皇帝,总先想到秦始皇、汉武帝这些狠角色,但历史上其实还有个君主,挺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元世祖忽必烈。他建的元朝国祚不算长,可史书对他的评价,反而比他之前的窝阔台、蒙哥这两位在位更久的大汗还高,这是为啥呢?
首先啊,忽必烈评价高,跟他自己的本事脱不开关系。十三世纪那会儿,蒙古大军几乎横扫欧亚,大半个大陆都被他们征服了。漠南那片中原地区,也在蒙古人手里。蒙哥汗当政的时候,忽必烈就被派去总管漠南中原这块地儿。
跟其他蒙古贵族不一样,忽必烈在当元朝皇帝前,就挺懂怎么治理地方的。他主政那会儿,之前被战乱搞得稀巴烂的农业、商业,没多久就缓过劲儿来。而且他不像有些贵族,就知道享乐不管事,自己一直盯着漠南的政务,没荒废。
当然,光有本事还不够。忽必烈能比窝阔台、蒙哥评价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敢打破老规矩。以前的蒙古大汗都挺守传统的,忽必烈不一样,他早早就琢磨着把儒家思想用到治国上。刚总领漠南那会儿,就到处请儒学大家来帮忙。这做法在当时可挺颠覆的,也为后来他和阿里不哥抢汗位埋了伏笔。史书说他“信用儒术”“立经陈纪”,这么一来,元朝后来能撑一百年,也算打下了点底子。虽然有人说他治国“内蒙外汉”,但从大局看,他这招对元朝刚建立时的稳定,作用不小。
再一个,忽必烈不光重视儒学,还特别敢用有本事的人。他当皇帝那三十年,招了不少南宋旧臣来当官,这对元朝稳住局面、好好治理太关键了。反观窝阔台、蒙哥那会儿,虽然也用投降过来的将领,但管朝政的基本不用降臣。忽必烈跟儒家学派一直处得不错,这也是为啥至元年间社会挺安稳的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上的忽必烈,也不是没毛病,比如征日本、打安南,确实有点穷兵黩武。但要是客观评价这个人,会发现他其实挺有作为的。元朝建立后,他绝对是最能折腾、也最有建树的一个皇帝。虽然他不是蒙古第一个大汗,但史书给他的面子,可比窝阔台、蒙哥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