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他是向忽必烈献策灭宋的汉将-最后下场如何 (忽必烈的叔叔)

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刘整,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在与蒙古,以及元朝,作战的政权中,南宋是抵抗时间最长的,从1235年到1279年,持续了四十多年的时间,蒙古似乎一直没有找到南宋...

admin

南宋跟蒙古(后来的元朝)死磕了四十多年,从1235年打到1279年,愣是让蒙古没占到太大便宜。蒙古那边估计也纳闷:这南宋咋就这么难啃?直到忽必烈手下来了个叫刘整的汉将,才算是摸到了门道。几年后准备妥当,元朝大军一南下,南宋就没了。这刘整到底啥来头,能有这么大能耐?

刘整,字仲武,邓州穰城人。不过这地方在他出生71年前就被金占了,所以严格说,刘整不算南宋“自己人”。但这哥们儿聪明,还擅长骑射,文武双全。金朝快完蛋的时候,他南下投了南宋,跟在名将孟珙手下,立了不少功,当时人称“赛存孝”(就是那个猛将李存孝)。后来打蒙古有功,被封为潼川十五军州安抚使、知泸州军州事——听着官不小吧?

他是向忽必烈献策灭宋的汉将-最后下场如何 (忽必烈的叔叔)(图1)

刘整虽然给南宋卖命,但一直受朝廷猜忌,还有上司排挤嫉妒。为啥?就因为他出身!他是从金朝那边过来的“归正人”,南宋那帮人总觉得他“不纯”。他顶头上司有两个,吕文德和俞兴,这俩不光压他的功劳,还想用“打算法”整他。

啥是“打算法”?就是南宋权臣贾似道搞的,查各地将领的军费开支,追缴“赃款”。听着挺公道,但当时哪个将领没点毛病?结果就成了打压异己的工具。俞兴先派人去“查军费”,又“以军事召整,不行,遂诬构之”——说白了就是找茬抓他。刘整没直接反,而是向朝廷申诉,结果石沉大海。

他是向忽必烈献策灭宋的汉将-最后下场如何 (忽必烈的叔叔)(图1)

当时南宋已经杀了两个大将,刘整心里咯噔一下:自己要是等着,估计就是下一个。要么等死,要么反水,他选了后者——1261年7月,带着泸州十五个郡、三十万户投降了元朝。后来不少史学家说,“宋元战争后期,真正关键的人不是伯颜,而是这个降将刘整”。那他到底干了啥呢?

首先,他献了个关键计策:打襄阳。1267年,刘整见忽必烈,说“南宋皇帝弱,大臣瞎搞,就占着一小块地方,现在老天爷给机会统一了!我想先打襄阳,拔掉他们的钉子”。当时朝臣反对,但忽必烈觉得对,就让刘整当都元帅,带兵围襄阳。

再一个,他给元朝练水军。南宋的水军可是出了名的强,但刘整硬是在襄阳之战期间,带着人造了五千艘船,天天练水军,下雨不能出海就在地上画船练,练出了七万精兵。襄阳一破,他又说“襄阳没了,临安(南宋都城)就慌了。用这支水军顺江而下,长江都是咱们的!”后来元朝水军顺江而下,一路打趴了南宋水军,直接灭了南宋。可惜啊,元朝后来没让他打灭宋的仗,刘整一肚子火,六十三岁就郁郁而终了。刘整叛宋,说白了就是南宋自己把自己人逼走的,他本来不想当叛徒,可最后还是成了叛徒。


上一篇: 成为元朝的建立者呢-忽必烈为什么能够最终获胜 (建立元朝) 下一篇:为什么说他是促成分裂的罪魁祸首-忽必烈反对蒙古分裂吗 (为什么说他是一匹出色的小马)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