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一家七十余口为何会被杀 (明朝开国功臣善终的都有谁)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往今来,和谐相处的君主与臣子寥寥无几,假设臣子功高盖主,威胁到了君主的地位和皇权,那么极有可能会被主上铲除,身首异处,尤...
明朝开国功臣里,李善长算是个挺特别的存在。君臣能处好的,历史上真没几个,要是臣子功劳太大,让皇帝觉得自己的位置不稳,那基本就离死不远了,尤其是跟朱元璋这种疑心病重的人混,大臣们说话办事都得小心翼翼,不然哪天脑袋就搬家了。
朱元璋这人,大家都知道,疑心病重得要命。作为历史上会玩权谋的主儿,他身边跟着一群能打能拼的兄弟,这些人陪他从零开始,南征北战,一起熬过来的,最后帮他打下大明江山,按说该是过命交情。
可这些功臣再厉害,朱元璋还是怕自己的皇座坐不稳,总担心哪天有人给他来个“黄袍加身”。所以等他当了皇帝,就借着“谋反”的由头,一波接一波地把那些开国功臣给收拾得差不多了。
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朱元璋手下的头号功臣——“开国六公”里排第一的李善长。他当上了明朝的左丞相,算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了。你说朱元璋多疑吧,可他对李善长,那真是信任得不行:他是明朝三十四个开国功臣里,第一个拿到“丹书铁券”(也就是免死金牌)的,这玩意儿能让他自己免死两次,儿子免死一次。
《明史》里说他“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说白了就是脑子好使,会算计。他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看着明朝建立起来,对这位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老臣,朱元璋心里还是挺敬重的,甚至还老拿他跟汉代的萧何比,说他是“萧何第二”。
等明朝政权稳了,李善长在朝堂上慢慢拉起了一帮人,就是后来的淮西官僚集团。可朱元璋这时候把大明江山看得比命还重,谁要是敢威胁他的千秋霸业,他绝不手软。
李善长在朝堂上一家独大,朱元璋也不是没暗示过,让他别太贪权,手伸得太长容易出事。李善长琢磨来琢磨去,最后干脆辞官回家养老了。他还以为以自己这身份,朱元璋肯定不会放他走,没想到朱元璋居然爽快答应了,还赏了他一大块地。
可对李善长这种在官场混惯了的人来说,种地过日子简直无聊到发霉。没过多久,他就隔三差五给朱元璋上书,说想回朝里继续做事。这时候的朱元璋疑心病更重了,开始琢磨:这老家伙是不是想造反啊?
朱元璋三令五申让他别掺和朝里的事,可李善长跟没听见似的,反而跟老乡胡惟庸走得越来越近。后来胡惟庸权力越来越大,朱元璋终于动手把他给办了,查来查去,还真查出胡惟庸谋反的实锤了。这就是后来闹得沸沸扬扬的“胡惟庸案”,牵连进去的官员有几万人。
这时候77岁的李善长家里出事了:他年纪大了,管不住手下,想盖个新府宅,就找老战友汤和借了三百个士兵帮忙。汤和这人比较谨慎,悄悄把京城的风声告诉了李善长——说有老百姓受牵连被发配边疆,李善长有个亲戚也在里面,这亲戚家里人托他找朱元璋求情,结果这亲戚被人收买了,反过来咬李善长一口,说他跟胡惟庸有勾结。
朱元璋一听,二话不说,直接把李善长全家老小七十多口全给杀了。帝王的心思,谁也猜不透啊。当年朱元璋把李善长比作萧何,转头就把他全家给灭了。
要是李善长早点就安安分分在家待着,说不定能保条命,可他偏不。要是他真愿意老老实实当个农夫,是不是就能躲过这一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