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称他为-神仙-成吉思汗为何三请丘处机 (被称为“神”的他)
丘处机虽然是一位不问世事的道士,但他对成吉思汗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些史书中都有记载,丘处机出身贫寒,年幼时就遭受父母双亡的打击,成长的过程中更是尝遍了人间疾苦,因此他从小就有一个愿望,要想,神仙,一...
丘处机这人吧,看着是个不问世事的道士,可他对成吉思汗的影响,史书上都写着呢,老大了。
丘处机小时候挺惨的,爸妈走得早,家里穷得叮当响,长大一点更是啥苦都吃过。所以他就老想,要能像神仙一样自由自在多好。为了这个目标,他天天磨自己的性子。有一阵子,他一个人跑到深山里隐居,风餐露宿的,渴了就喝山泉水,饿了就啃松子。更狠的是,为了练意志,他还把铜钱扔到山崖下的灌木丛里,再自己爬下去找,你说这得多大的耐心。
19岁那年,丘处机拜了王重阳当师父,继承了全真教的道统,后来又跑到白云观修行,把全真教发扬光大了,他还是龙门派的创始人呢。一提丘处机,大伙儿第一反应肯定是“高道”。但其实他可不只是个修仙的,那时候天下乱糟糟的,老百姓都把他当黑暗里的明灯。听说山东那边闹过起义,当地官员还得请丘处机出马去平息,你说他在老百姓心里多能服众。
成吉思汗虽然靠武力打下了大片地盘,但光靠刀枪可没法让老百姓真心归顺。他一心想统一天下,就到处找能人帮忙治理。丘处机的大名就这么传到他耳朵里了,成吉思汗就想听听这老道有啥治国的主意,甚至想请他当国师呢。
成吉思汗前前后后派了两次使者去请丘处机,可这老道常年躲在山里,神龙见首不见尾,使者根本见不着人,两次都白跑一趟。但成吉思汗这人轴得很,没放弃。1219年,他又派了心腹近侍去请,还带了亲笔写的诏书,诚意给得足足的。
丘处机到底被成吉思汗的诚意打动了,答应去见他。金庸小说里好像也有这段,跟历史差不多。其实丘处机去见他,不光是应召,还想劝他少打仗,让老百姓过点安生日子。
西走的路上,丘处机带着十八个弟子,一边走一边给人传道、做善事,老百姓都夹道欢迎,走的时候州官还亲自送,大伙儿都佩服他的德行。费了好大劲,丘处机总算跟成吉思汗见着了。俩人聊了啥,被元朝大臣耶律楚材记下来了,后来整理成了一本叫《玄风庆会录》的书。
他俩在一起那段时间,丘处机不光给成吉思汗讲养生,还拐弯抹角地说自己一路看到的破败景象,其实就是劝他治国得敬天爱民,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喘口气,休养生息,这样天下才能太平。
成吉思汗让丘处机这几句话说得心服口服,觉得这老道就是能帮自己统一天下的贵人,干脆直接叫他“神仙”。
后来事实证明,丘处机这番话对成吉思汗影响挺大。他慢慢懂了,光靠杀人不行,得对老百姓好点。特别是中原那块儿,他开始在意经济恢复,还有民族之间的矛盾。以前那股子杀伐劲儿,也收敛了不少,好多武装反抗,他都改成招安了。
就因为丘处机这一句话,后世都管这事儿叫“一言止杀”。一句话能救下成千上万的百姓,要我说,他不叫“神仙”,叫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