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是什么原因促使朱元璋滥杀功臣的-哪些国公死的最凄惨 (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当初选择加入公司)

你知道朱元璋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明朝的开国功臣是历史上最惨的一届,没有之一,明朝开国功臣的代表是开国六公,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继承的常遇春爵位,、曹国公李文忠...

admin

说起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这人吧,打江山是真厉害,但对功臣也是真狠。

明朝开国功臣那绝对是历史上最惨的一届,不接受反驳!

像什么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继承常遇春的)、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后来还有凉国公蓝玉、信国公汤和、颍国公傅友德这些,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哪些是善终的我放最后,先说说朱元璋为啥要这么杀功臣,哪些国公死得最惨。

为啥朱元璋非要这么干?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

是什么原因促使朱元璋滥杀功臣的-哪些国公死的最凄惨 (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当初选择加入公司)(图1)

第一,他出身农民,小时候被地主、官府欺负惨了,打心底里恨这些权贵,性格里带着点嫉恶如仇;

第二,当和尚讨过饭,走南闯北受了不少白眼,世态炎凉看多了,人变得有点淡漠;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从泥腿子爬到皇帝宝座,他满脑子就一件事:保住这江山!谁可能威胁到他,就得铲除谁,绝不含糊。

死得非常惨的有韩国公李善长、凉国公蓝玉、颍国公傅友德,一个比一个惨。

韩国公李善长,开国六公之首,朱元璋自己都夸他是“萧何”。这人确实能耐,帮朱元璋搭起了整套行政班子,但他有个毛病——太偏袒老乡!在朝堂上喜欢用淮西老乡,加上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武将多是淮西人,比如淮西二十四将,两下一结合,朝堂上就形成了横跨军政两界的“淮西集团”,他们党同伐异,把刘伯温的“浙东集团”搞垮了,把持朝政。特别是李善长退休后,他女婿胡惟庸当了独相,更无法无天,连秋决勾选这种生杀大权都敢擅自做主,不上报朱元璋。这踩到朱元璋底线了,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胡党被屠戮一空。朱元璋以为能摧毁“淮西集团”,结果几年后发现“淮西集团”还在,特别是李善长,虽然回了家,勋贵们还把他当首脑。这下朱元璋忍不住了,借口李善长牵连胡案,下令满门抄斩。七十多岁的老人,带着全家老小颤巍巍上刑场,看着儿孙发抖,心里得怎么骂朱元璋啊?跟着李善长一起被杀的,还有“淮西集团”一众伯爵。

是什么原因促使朱元璋滥杀功臣的-哪些国公死的最凄惨 (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当初选择加入公司)(图1)

凉国公蓝玉,徐达死后大明头号武将,捕鱼儿海一战把北元打回草原放牧,功劳是真大。但功劳大了人也飘了,干过不少出格事,比如私纳北元皇妃,因为关隘开门慢就带人攻城。不过朱元璋当时都忍了,因为蓝玉对他还算忠心,更重要的是他想着把蓝玉留给太子朱标,让朱标靠他制衡其他功臣。结果朱标突然没了,朱元璋立孙子朱允炆,这孩子对蓝玉没恩德,军中也没威望,压不住啊,怕将来主弱臣强,干脆就把蓝玉给办了。安个谋反的罪名杀了不说,还剥皮塞草,各地巡游,军中亲信也屠戮一空,“蓝玉案”杀了1.5万多人,军中善战的基本没了,后来朱允炆打朱棣,只能靠个60多岁的耿炳文。

颍国公傅友德,他的死最能看出朱元璋这人有多凉薄。蓝玉死后,傅友德就知道该轮到自己了——他跟蓝玉关系近,战功又高,朱元璋能放心?所以他特别小心,生怕被抓到把柄。结果还是出了岔子。他儿子傅让在宫里当差,有天朱元璋办宴席,进大堂时发现门口侍卫没佩剑囊,一看就是傅让。宴席正高兴呢,朱元璋突然提这事,很生气。傅友德赶紧出来认错,朱元璋嫌他敷衍,不敬,竟然让傅友德去取自己儿子的脑袋!傅友德当时心里得多悲愤?二话不说,出殿就把儿子杀了,提着首级回来。朱元璋还假惺惺问:“你怎么敢这样?”傅友德终于忍不住了:“不就是要我们父子的头吗?”说完就自刎了。常遇春都比不过的猛将,就这么被朱元璋逼死了,真够狠的。

是什么原因促使朱元璋滥杀功臣的-哪些国公死的最凄惨 (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当初选择加入公司)(图1)

除了这三位,郑国公常茂是自己作死被流放,宋国公冯胜在傅友德死后第二年也被“无罪赐死”。真正善终的没几个:魏国公徐达(病逝)、曹国公李文忠(病逝)、卫国公邓愈(病逝),还有信国公汤和,早早告老还乡,最后病逝。

除了这些国公,明朝开国时那堆伯爵,像淮西二十四将,基本也被杀光了。后来明朝传下来的勋贵,都是帮朱棣打天下的,反而没几个帮朱元璋打江山的了。


上一篇: 朱元璋为何要杀掉李善长-他有什么用意 (朱元璋为何要杀徐达) 下一篇:燕云十六州朱元璋为何只用了一年-宋朝三百多年也没有收复 (燕云十六州朱元璋)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