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为什么宁愿自杀亡国-也不愿接受李自成讲和的提议 (朱由检为什么救不了大明)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朱由检的故事,明朝末年,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可以说他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一直想着扭转局势...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日子可不好过。这位皇帝挺勤政,老想着扭转局面,但性格也有毛病,太刚愎自用。加上当时官僚体系烂透了,天灾人祸不断,农民起义就起来了,李自成算是头儿。有意思的是,李自成曾经跟崇祯说,自己不想当皇帝,就想讲和,结果崇祯宁肯自杀亡国也不答应,这是为啥呢?
先说说李自成。1644年,他带着一群饥民冲进了北京,守卫没顶住,崇祯在煤山上吊,明朝没了。这时候的李自成可风光了,一路打下来,威望高得很。他那年38岁,正值壮年,能有这成就,自己都挺知足,觉得上天也太眷顾他了。

李自成1606年出生在陕北一个小山村,黄土高原的风沙把他养得心胸开阔。他出身底层,能团结不同的人,起义时这本事就显出来了。手下谋士里有中产的李岩,还有平民牛金星、宋献策,这种组合让他总能出奇制胜打明军。

1643年,37岁的李自成带着兄弟们占了西安,这可是古代都城,兵家必争之地。他一个小农民能占西安,心里美得冒泡,就下令让军队在西安好好歇着。这时候他有点飘了,搞了个大顺国,跟明朝对着干。但他眼光短,小富即安,就想在西北当王,于是找崇祯讲和,想让崇祯封他西北王,还保证帮着剿灭其他反叛,结果崇祯直接拒绝了。

那崇祯为啥不答应呢?表面看,明末内忧外患,收了李自成能腾出手对付清兵,好像挺划算。但实际不是这么回事。
首先,李自成是叛军,崇祯是皇帝,俩人身份摆在那儿。要是真谈成了,皇权不就受冲击了?天子的威信还往哪搁?
再说了,起义主要在陕西、河南,那里闹灾荒。李自成农民出身,占了那儿就知道打土豪,根本不搞生产。饥民问题不解决,西部只能从东部抢资源,内战就没完没了。崇祯哪有时间对付关外的清兵?

而且虽然明军被李自成打得够呛,但关宁铁骑还没动呢,真打起来还不知道谁赢。崇祯不想为了个西北王的虚名,跟李自成讨价还价,丢了尊严。
结果呢?明军关键时刻掉链子,加上太监反水,北京城让人打下来了。本来一个西北王的虚号就能搞定的事,现在搞得国破人亡,崇祯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吧!